一圆灵寂本清真,谁向苍浪更问津。
欲说西来无见处,奈何言句亦前尘。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爲西京留守推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皇祐四年(一○五二),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至和元年(一○五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三年,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泉州。嘉祐五年(一○六○),召爲翰林学士、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孝宗干道中,赐謚忠惠。有《蔡忠惠集》。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蔡襄诗九卷,以明万历四十三年陈一元校,朱谋玮、李克家重校《蔡忠惠集》四十卷本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校以明万历四十四年蔡善继双瓮斋刻《宋蔡忠惠文集》三十六卷本(简称蔡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天启二年丁启濬、顔继祖等刻《蔡忠惠诗集全编》二卷本(简称诗集,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端明集》四十卷本(简称四库本),近人朱翼庵影印《宋蔡忠惠公自书诗真迹》(简称手迹)。集外诗另编一卷。集中卷七《度南涧》“隠隠飞桥隔野烟”,《入天竺山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十二日晚》“欲寻轩槛倒清尊”,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收爲张旭诗,《蔡忠惠诗集》有注,以爲洪迈误收,今仍保留原状。
《宿黄蘖听彬长老谭禅》是宋代蔡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圆灵寂本清真,
谁向苍浪更问津。
欲说西来无见处,
奈何言句亦前尘。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个夜晚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清净宁静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反思。诗中的"黄蘖"指的是一种植物,它象征着纯洁和宁静的境界。诗人通过与黄蘖相宿,表达了他对心灵的净化和对禅宗修行的向往。诗人借夜晚的寂静,表达了对世俗繁杂的远离和超越的渴望,进而反思人生的无常和世俗的虚妄。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禅宗的核心思想。诗人通过描绘黄蘖和夜晚的静谧景象,呼应了禅宗寻求内心平静和解脱的理念。"一圆灵寂本清真"表达了对禅宗修行中心境界的追求,强调内心的纯净和宁静是真正的境界。"谁向苍浪更问津"表达了对世俗繁忙和纷扰的拒绝,以及对超越世俗追求的坚定态度。"欲说西来无见处,奈何言句亦前尘"表达了禅宗修行者难以言传他们体悟到的真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的言辞都无法完全表达禅宗境界的真实。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文字和深沉的意境,展示了禅宗修行者对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追求。通过与黄蘖相宿,诗人表达了对纯洁和宁静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烦扰的超越。这首诗词具有禅宗的哲理思考和超越尘世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境界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给人以静心思考的启示。
道了亦未了,言闲今且闲。从来无住处,此去向何山。片石树阴下,斜阳潭影间。请师留偈别,恐不到人寰。
获稻已空霜未落,秋风虽老雁犹迟。丹林黄叶斜阳外,绝胜春山暮雨时。
有客至铃下,自言身姓梅。仙人掌里使,黄帝鼎边来。竹影拂棋局,荷香随酒杯。池前堪醉卧,待月未须回。
春意枝间忽暗惊,乘风作阵去纵横。苍苔可忍欺香骨,粉蝶无端乱舞英。有恨应羞霜月照,锺情犹赖晚风轻。梦回一夜频搔首,肠断空阶骤雨声。
君不见潞州别驾眼如电,左手挂弓横撚箭。又不见雪中骑驴孟浩然,皱眉吟诗肩耸山。饥寒富贵两安在,空有遗像留人间。此身常拟同外物,浮云变化无踪迹。问君何苦写我真,君言好之聊自适。黄冠野服山家容,意欲置我山岩中。勋名将相今何限,往写褒公与鄂公。
来访秋花本为诗,酒杯徵逐负幽期。山中圣出明书记,还了清游一段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