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宿江寺》

岛僧留宿慰衰颜,旧住何妨老未还。
身共锡声离鸟外,迹同云影过人间。
曾无梦入朝天路,忆有诗题隔海山。
珍重来晨渡江去,九华青里扣松关。

作者介绍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作品评述

诗词《宿江寺》是唐代诗人齐己所作,描述了岛上的僧人在江寺里过夜时的心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岛上的僧人,留宿于江寺中,慰藉疲惫的面容。
旧时曾住的地方,何妨老去不再回来。
身与钵一起离开闹市的鸟声,
迹与云一起经过尘世的人间。
曾经没有梦到达朝廷的路途,
回忆起在海隔的山上题写诗句。
珍重地乘船去过江,明天又将离开,
在九华山的青翠中敲击松门。

诗意:
《宿江寺》通过描绘岛上僧人留宿江寺的情景,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想念和对回不去过去的留恋之情。无论是身踏尘世的喧嚣与归隐山林的宁静,还是经历了往事的辗转与又将离去的惆怅,诗人齐己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生命的无常和人事的流转。

赏析:
《宿江寺》诗词字数不多,篇幅短小,但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对现实的观照和对未来的期盼。诗中的“身与钵一起离开闹市的鸟声,迹与云一起经过尘世的人间”表达了诗人希望放下尘世的烦忧,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其中“迹同云影过人间”一句,以形象的比喻表现了诗人心境的飘忽不定和难以捉摸。而“曾无梦入朝天路”一句,则寄寓着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朝廷的向往。最后两句“珍重来晨渡江去,九华青里扣松关”明示了诗人即将离开的决心和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独特的意象,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懷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升华心境的情感。

  • 《子陵祠堂》

    一见故人归去来,渔竿不肯傅三台。汉陵今日无抔土,惟独先生有钓台。

  • 《和颜长官百咏·朱门》

    百斛明珠米在仓,沉香火底捻银簧。人生行乐那须许,多少边兵未有粮。

  • 《次韵题画卷四首其二雪溪乘兴》

    亟往遄归真旷哉,聋人不信有惊雷。虽云不必见安道,已误扁舟犯雪来。

  • 《既醉》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君子万年,介尔景福。既醉以酒,尔肴既将。君子万年,介尔昭明。昭明有融,高朗令终,令终有俶。公尸嘉告。其告维何?笾豆静嘉。朋友攸摄,摄以威仪。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类维何?室家之壶。君子万年,永锡祚胤。其胤维何?天被

  • 《又采荔一首》

    我已归寻乌石路,人谁肯顾雀罗门。荔三百颗犹能啖,椿八千秋不足言。唐贡华清劳岁岁,宋蠲驿置惠元元。客询老子休粮诀,丹实漫山更满村。

  • 《初到连江和林公晔先辈》

    投老身名信陆沉,欲将白发寄遥岑。赋诗未敢师彭泽。抱瓮真堪友汉阴。江面飞桥夸壮丽,山腰卧石必幽深。公才清绝参奇观,慰我和年去国心。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