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三家市,晨征十里程。
竹舆冲雾去,草屐带霜行。
无犬花村吠,有鸡茅店鸣。
湖南真乐土,邻柝莫相惊。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宿千坵市晓行》是宋代诗人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宿千坵市晓行
夜晚住宿在三家市,清晨踏着十里的路程。竹篷车穿越雾气消失,草屐上带着霜行走。没有狗吠花村,却有鸡在茅店鸣。湖南是真正的乐土,邻居们不必惊慌。
诗意:
这首诗以旅行者的视角,描绘了作者宿营在千坵市过夜,清晨早起继续行程的情景。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清晨的宁静和生活的常态。诗中的景物和声音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传递出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清晨起行的场景,通过对细节的生动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清晨乡村的宁静和美好。诗中的“竹篷车穿越雾气消失”形象地展现了清晨的雾气弥漫,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同时,诗中的“草屐带霜行”表现出早晨的清凉,透露出秋天的气息。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犬吠的打扰,只有鸡鸣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和宜居的感觉。最后两句“湖南真乐土,邻柝莫相惊”表达了湖南这个地方的美好和安宁,邻居们不必惊慌,生活安稳。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晨乡村的画面,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受。
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清晨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读者仿佛能亲身感受到清晨的宁静和美好,领略到大自然的魅力。这首诗以其深情、恬静的笔触,让人心生向往和共鸣。
蓬蒿塞径掩柴关,紫燕离巢更不还。大厦连云成就日,重游帘幕有何颜。
持酒殷勤问尔农,忧时同此原年丰。他箱欲致崇墉积,耒耜宜加旷土功。水北有田均夜雨,岭南无地不春风。吾皇德化形扶杖,亲见儿嬉七十翁。
霁后江城风景凉,岂堪登眺只堪伤。远天螮蝀收残雨,映水鸬鹚近夕阳。万事无成空过日,十年多难不还乡。不知何处销兹恨,转觉愁随夜夜长。
迎春宝胜插钗梁,拂钿裁金斗巧妆。上作君王万年字,要知长奉白云觞。
江清风偃木,霜落雁横空。若个丹青里,犹须著此翁。
花接门园记洛川,明农堂畔识丰年。自量拾级身犹健,共约楼居意欲仙。倚槛聊舒千里目,举头应侧万人肩。那知宾主非刘石,枉作沙河酒席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