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屋峥嵘据道周,浪行良劝小淹留。
星无匿彩天澄夜,云不遗瑕月粲秋。
金气方张犹重杀,物华已结未多收。
老来姑置行藏事,它日其怀独倚楼。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宿上望上桂楼》是宋代诗人曾丰的作品。这首诗把目光投向了上桂楼,通过描绘夜晚的景物和表达作者的情感,传达了一种深沉的诗意。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重屋峥嵘据道周,
浪行良劝小淹留。
星无匿彩天澄夜,
云不遗瑕月粲秋。
金气方张犹重杀,
物华已结未多收。
老来姑置行藏事,
它日其怀独倚楼。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上桂楼为背景,通过描绘夜晚的景物和抒发作者的情感,表达了一种深沉的诗意。
首先,诗人描述了上桂楼的宏伟和峻峭,用词“重屋峥嵘据道周”,表现出楼阁的雄伟壮观。接着,诗人提到“浪行良劝小淹留”,这句话暗示了楼上的人正邀请他停留,让他感受到了友好的招待。
接下来,诗人以夜晚的景色来衬托诗意。他说“星无匿彩天澄夜”,描绘了夜空明亮,星光闪耀,没有被遮掩。然后他又表达了月亮皎洁明亮的情景,用词“云不遗瑕月粲秋”。这些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对美的追求。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运用对比和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说“金气方张犹重杀”,表达了秋天金色的气息已经浓重,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光阴的逝去。然而,“物华已结未多收”,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却还没有完全收获。这种对自然和时间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思索。
最后两句“老来姑置行藏事,它日其怀独倚楼”,表达了诗人在年老之后,安排自己的行程和藏身之处,暗示了人生的归宿。诗人倚立在楼上,表达了一种孤独的情感,暗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上桂楼夜景的描绘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慨,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手法,通过描绘宏伟的楼阁、明亮的夜空和丰富的自然景色,展示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人生归宿的思考。
我爱清江郡,端如屋上乌。挂冠推二老,缝掖盛诸儒。吴蜀书难得,荆蛮病益癯。飞黄去腾踏,局趣效辕驹。
风帆十幅空百滩,布衾高卧宁知寒。连明风雨晓增剧,叹我山行逢路难。
红英艳云霞,绿叶足风雨。牡丹花未开,生意妙谁主。丹青强摸索,闭目想未睹。天巧非人工,神凝志良苦。竦然花下猫,蜂喧聒如鼓。醉眼不成睡,花气日亭午。黄生与我意,盘礴一转语。我老花无情,铅粉付儿女。
何许江山发兴长,浑疑庐阜对彭郎。胸中丘壑元萧爽,笔下烟波故渺茫。落落疏松长映座,冥冥飞雨欲侵床。冷然已作华胥梦,便有群仙到枕旁。
省方遵往册。游豫叶前经。金吾朝戒道。校尉晚巡营。重峦下飞骑。绝浦渡连旌。涧水寒逾咽。松风远更清。方观翠华反。簪笔上云亭。
钓月亭边三两家,月明无处认芦花。忽闻鹎鵊相惊起,知有溪禽在浅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