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宿土坊驿寄孔世长》

烧夜郊原百草荒,弊裘朝去犯严霜。
残年意象偏多感,回首风烟更异乡。
往返自非名利役,辛勤应见友朋伤。
章江犹得同游处,最爱梅花蘸水香。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作品评述

诗词:《宿土坊驿寄孔世长》

烧夜郊原百草荒,
弊裘朝去犯严霜。
残年意象偏多感,
回首风烟更异乡。
往返自非名利役,
辛勤应见友朋伤。
章江犹得同游处,
最爱梅花蘸水香。

中文译文:
在土坊驿过夜寄给孔世长

烧夜郊原百草荒,
弊裘朝去犯严霜。
残年意象偏多感,
回首风烟更异乡。
往返自非名利役,
辛勤应见友朋伤。
章江犹得同游处,
最爱梅花蘸水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王安石以其政治改革和文学才华而闻名。《宿土坊驿寄孔世长》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岁月流转和离乡之感的作品。

诗的开头描述了郊原的百草荒芜,烈火燃烧的夜晚,以及朝霜侵袭下的破旧衣裘。这些描写传达了岁月流转的无情,以及诗人所处的困顿环境。

接下来的几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感觉到自己的残年时光中充满了意象,思绪纷繁,回首望去,风烟中的家园更显得陌生。这些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接下来的几句表达了诗人对往返劳碌生活的看法。诗人表示自己并非追逐名利的奴隶,但他的辛勤劳作却伤害了与友朋的交往。这些描写展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中繁忙劳碌的痛苦和无奈。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诗人说章江仍然可以与友人一同游玩,而他最喜欢的是梅花蘸水的香气。这些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示了对困顿生活和远离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的描写,以及对情感和人生境遇的抒发,展示了王安石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情感的表达。

  • 《杂曲歌辞·长安少年行》

    翠楼春酒虾蟆陵,长安少年皆共矜。纷纷半醉绿槐道,蹀躞花骢骄不胜。

  • 《布袋脚迹石上现》

    名与长江万古流,当时狼藉若为收。脚跟只为不点地,又涴桥边块石头。

  • 《文斾山》

    魏氏当礼何斗坛,至今遗址在人间。苍梧已老烟霞淡,丹灶空馀岁月间。铃铎夜深惊睡鹤,幡幢晴影上空山。后人自魏縻婚宦,不得追随款旧关。

  • 《象》

    郁林开郡毕,维扬作贡初。万推方演梦,惠子正焚书。执燧奔吴战,量舟入魏墟。六牙行致远,千叶奉高居。

  • 《长干曲》

    逆浪故相邀,菱舟不怕遥妾家扬子住,便弄广陵潮。

  • 《翠蛟亭》

    坡谢无人共此山,翠蛟亭上拍栏干。溪声到耳三更雨,岚气沾衣六月寒。酒酿可呼仙子饮,池深怕有老龙蟠。天河挽住不容易,只纵游人一饷观。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