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娣双承雨露恩,至今犹有断肠魂。
道人不受浓香足,四山甘雨已如倾。
蚤知县令才能薄,赖有禅翁愿力宏。
宿麦顿苏民气乐,更期膏润接春耕。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素馨茉莉》是宋代陈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姊娣双承雨露恩,
至今犹有断肠魂。
道人不受浓香足,
四山甘雨已如倾。
蚤知县令才能薄,
赖有禅翁愿力宏。
宿麦顿苏民气乐,
更期膏润接春耕。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茉莉花的赞美和思考。诗人用姊娣的形象来比喻茉莉花双受雨露的恩宠,即使到现在,仍然能感受到它那令人心碎的芬芳。然而,诗人认为道士不需要太多的香气,因为四周的山峦已经因茉莉花的芬芳而倾泻雨露。诗人提到县令的才能可能不足以赞美茉莉花,但是他们幸运地有禅僧的广大愿力。而茉莉花的香气能够让人民快乐,更期待着滋润春耕的时刻。
赏析:
这首诗词以茉莉花为主题,通过对茉莉花的描绘和联想,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人用姊娣双受雨露恩宠的形象来赞美茉莉花的美丽和香气。茉莉花的香气如此浓郁,以至于四周的山峦都仿佛因它而倾泻雨露,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茉莉花和它所带来的愉悦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诗人还提到县令的才能可能不足以赞美茉莉花,但是他们侥幸地有禅僧的广大愿力。这种对禅僧的称颂和仰慕,暗示了诗人对精神世界和高尚品质的追求。禅僧在诗人心中具有崇高的地位,他们的愿力似乎能弥补县令的不足,使茉莉花的美丽和香气得以得到充分的赞美。
整首诗词以茉莉花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精神追求的热爱和赞美。通过对茉莉花的描绘和联想,诗人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唤起读者对美好事物和高尚品质的共鸣,使人们在欣赏茉莉花的美丽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对美好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向往。
小圆珠串静慵拈。夜厌厌。下重帘。曲屏斜烛,心事入眉尖。金字半开香穗小,愁不寐,恨西蟾。
青云台殿泉声隔,黄叶关河雁影来。别有诗人好怀抱,西风双鬓一登台。
云骖驱半景,星跸坐中天。国诞玄宗圣,家寻碧落仙。玉杯鸾荐寿,宝算鹤知年。一睹光华旦,欣承道德篇。
最怜佳丽地,萧散惬幽情。不著《潜夫论》,无求处士名。莺啼催小饮,鹤步伴闲行。欲结村中社,题诗报友生。
蒙泉秋色登临处,愁送将归。一梦经时。肠断佳人、犹唱渭城词。春来重醉分携地,人在天涯。别后应知。两鬓萧萧、多半已成丝。
有道如君方杜门,无能惭我亦乘轩。殷勤好在经纶学,早晚亲承雨露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