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宫仙梵远微微,月隐高城钟漏稀。
夜动霜林惊落叶,晓闻天籁发清机。
萧条已入寒空静,飒沓仍随秋雨飞。
始觉浮生无住著,顿令心地欲皈依。
李颀,字粹老。少举进士,后弃官爲道人,遍歷湖湘。晚居临安大涤洞天。善丹青,神宗熙宁间尝画春山横轴且书诗于后,投杭州通判苏轼。事见《苏轼诗集》卷一一《李颀秀才善画山以两轴见寄仍有诗次韵答之》注。
诗词:《宿莹公禅房闻梵》
花宫仙梵远微微,
月隐高城钟漏稀。
夜动霜林惊落叶,
晓闻天籁发清机。
萧条已入寒空静,
飒沓仍随秋雨飞。
始觉浮生无住著,
顿令心地欲皈依。
中文译文:
仙境中传来淡淡的梵音,
月亮藏在高城之中,钟声偶尔才会响起。
夜晚震动霜林,飘落的叶子令人惊讶,
黎明时分,听到天籁音,宛如清凉的音机。
寂静的寒空中弥漫着凄凉之气,
雨水淅沥沥地落下,仿佛是秋风飘雨。
在这一刻,我意识到人生无法停留,
内心深处不禁产生归依之心。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一间禅房中聆听梵音的情景。诗中以形象的语言刻画了仙境般的景象,如仙境中传来的梵音、高城中隐匿的月亮、偶尔响起的钟声等等。夜晚的霜林震动,落叶惊扰,而黎明的时候,又可以听到如天籁般的音乐,令人心旷神怡。作者描绘了大自然的变幻与宁静,以及内心的感悟与追求。诗意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对超越现实世界的追寻和对内心寂静安宁的渴求。
赏析:
这首诗通过独特的描写手法,展示了作者的禅修之境。通过仙境般的景象和音乐的描绘,诗中营造出一种超然于尘世的氛围。夜晚的霜林震动,揭示了大自然的变幻和无常,而黎明的天籁音则带来一种宁静和清凉的感觉。整首诗言简意赅,意境深远,字字珠玑,语言优美。通过对大自然景象的描绘,作者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寂静安宁的追求,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真谛。整首诗以宁静、美好的意境为基调,给人以心灵上的慰藉和启迪。
刘根昔成道,兹坞四百年。毿毿被其体,号为绿毛仙。因思清泠汲,凿彼岝峉巅。五色既炼矣,一勺方铿然。既用文武火,俄穷雌雄篇。赤盐扑红雾,白华飞素烟。服之生羽翼,倏尔冲玄天。真隐尚有迹,厥祀将近千。我来讨灵胜,到此期终焉。滴苦破窦净,藓深馀甃圆。澄如玉髓洁,泛若
握固如婴儿,作气如壮士。二者非自然,皆出不容易。心为身之主,志者气之师。沉珠于深渊,养自己天地。
经邦论道职何卑,又是前朝卖饼儿。十乱五臣无煖席,三王四代是何时。
巡关每傍摴蒲局,望月还登乞巧楼。第一莫教娇太过,缘人衣带上人头。不知原在鞍轿里,将谓空驮席帽归。火炉床上平身立,便与夫人作镜台。
良夜维舟次,题诗最忆君。微钟花外度,清笛月中闻。灯报庭闱喜,杯从故旧分。西城驻马日,还与入山云。
老去心情故倦游,直诚自许赋休休。清流固已久绝望,白发只今空满头。软语每思挥玉麈,寻源便欲过瓜洲。他年一棹烟江雨,有愧轻轻不下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