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梯难上尘缘重,俗驾勒回仙有灵。
烟霭模糊雨昏黑,数峰疑在眼中青。
刘过(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多次应举不第,终生未仕。刘过是抗金志士,曾上书朝廷提出恢復中原方略,未被采纳。漂泊江淮间,与主张抗战的诗人陆游、陈亮、辛弃疾等多有唱和。晚年定居崑山。宁宗开禧二年卒,年五十三(明陈谔《题刘龙洲易莲峰二公墓》)。有《龙洲道人集》十五卷。事见元殷奎《復刘改之先生墓事状》、杨维桢《宋龙洲先生刘公墓表》、明万历《崑山志》卷三。 刘过诗,以原八千卷楼藏明嘉靖刊《龙洲道人诗集》(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龙洲集》(简称四库本)、《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汲古阁影宋抄本《宋群贤六十家小集·龙洲道人集》(简称六十家集)文字与《江湖小集》基本相似,酌予出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俗游合阜山》是宋代诗人刘过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尝试攀登阜山的景象,展现了尘世和仙境之间的对比。
译文:
攀登阜山仙梯艰难,
俗世马车难以回返。
烟雨模糊使眼迷茫,
群山苍翠在眼前隐现。
诗意:
这首诗以阜山为背景,通过描绘攀登仙梯和回返俗世之间的对比,表达了一种追求超脱尘世的愿望。诗人通过描绘烟雨弥漫的景象和群山青翠的形象,展示了阜山的神秘和美丽,以及人们对于仙境的向往和渴望。
赏析:
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攀登仙梯的困难和回返尘世的难度,通过对烟雨和群山的描绘,加深了读者对阜山的印象。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物象的烘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追求。该诗具有典型的宋代山水诗的特点,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景物的变化和对比,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同时,诗中的“仙梯”和“俗驾”构成了对比,突出了超脱尘世的愿望和现实的难以实现之间的矛盾。整首诗意蕴含丰富,使人们对于仙境和尘世之间的关系产生思考。
蜂腰鹤膝嘲希逸,春蚓秋蛇病子云。醉里自书醒自笑,如今二绝更逢君。
心事凄凉寄雁声,石田苔满未妨耕。西风戍角催年换,残夜江楼见日生。煮茗敲冰贫有味,看花隔雾老无情。湖山犹忆笙歌底,笑领春香绿满觥。
鱼村橘市楚江边,人外秋原雨外川。遣骑竹边邀短艇,天涯暮色已苍然。
昔年曾读退之诗,墙角短檠吁可悲。我有短檠元不弃,自悲双眼早昏眵。
百司警列。皇在在陛。既饫且醑。卒食成礼。其容穆穆。其仪济济。凡百庶僚。莫不恺悌。奄有万国。抑由天启。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