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诉衷情(旅愁)》

平生不会敛眉头。
诸事等闲休。
元来却到愁处,须著与他愁。
残照外,大江流。
去悠悠。
风悲兰杜,烟淡沧浪,何处扁舟。

作者介绍

唐庚(一○七一~一一二一),字子西,人称鲁国先生,眉州丹稜(今属四川)人。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稜县志》卷六),调利州司法参军。歷知阆中县、绵州(同上书卷七)。徽宗大观中爲宗子博士,张商英荐其才,四年(一一一○),除京畿路提举常平(《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二一)。商英罢相,坐贬惠州。政和七年(一一一七)(宋刻本《唐先生文集》卷六《黎民权厝铭》),復官承议郎,还京,提举上清太平宫。宣和三年归蜀,道卒,年五十一。庚诗文精密工緻,有小东坡之称(《文献通志》卷二三七引李壁语)。卒后次年,其弟庾编遗文爲集,卷数不详,已佚。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惠州州学主管郑康佐集当时流传的《寓公集》及闽本、蜀本诗文,编刻《眉山唐先生文集》三十卷(本集郑康佐跋),后世多种抄本、刻本均祖出此本。又有《唐子西文录》一卷。事见《眉山唐先生文集》卷首吕荣义撰《序》,《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唐庚诗,以宋刻《唐先生文集》二十卷(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参校明嘉靖任佃刻《唐先生集》七卷(简称任本,藏北京图书馆)、清雍正汪亮采南陔草堂活字印本《唐眉山集》二十四卷(简称汪本,藏北京图书馆)、《四库全书·唐子西集》二十四卷(称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宋代唐庚所作,名为《诉衷情(旅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平生不会敛眉头。
诸事等闲休。
元来却到愁处,
须著与他愁。
残照外,大江流。
去悠悠。
风悲兰杜,
烟淡沧浪,
何处扁舟。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旅途忧愁和离别之情。作者平素无法掩饰内心的痛苦与忧虑。他在面对种种琐事时,总是漠不关心,无心应对。然而,不论如何逃避,忧愁却始终陪伴着他。在夕阳西下的景色之外,大江依旧奔流不息。离去的人渐行渐远,风声中传来悲伤的兰花和杜鹃的声音,烟雾淡淡弥漫在苍茫的沧浪之上,不知舟在何方。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愁苦和离别之情,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忧伤与无奈。诗中表达了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助感,以及无法摆脱内心纷扰的困境。作者运用景物描写和意象的手法,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深度。最后两句诗以问句的形式结束,增添了诗意的张力和悬念,使读者对舟在何方的命运产生遐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传达了旅途中的忧愁之情,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交融,引发读者对人生离别和无奈命运的深思。

  • 《调笑/调笑令》

    城月。冷罗袜。郎睡不知鸾帐揭。香凄翠被灯明灭。花困钗横时节。河桥杨柳催行色。愁黛有人描得。

  • 《太白三章》

    太白犹悬北斗没,行人衣上霜拂拂。下马饮酒歌苦声,新丰主人莫相忽。人奴亦有封侯骨。

  • 《寿湖南汪仓十首》

    西府风流载世长,玉龙鳞甲更储祥。庆源衮衮多英杰,可但韦平一再芳。

  • 《心竟恁地歌》

    我生不信有神仙,亦不知有大罗天。那堪见人说蓬莱,掩面却笑渠风颠。七返还丹多不实,往往将谓人虚传。世传神仙能飞升,又道不死延万年。肉既无翅必坠地,人无百岁安可延。满眼且见生死俱,死生生死相循旋。翠虚真人与我言,他所见识大不然。恐人缘浅赋分薄,自无寿命归黄泉。

  • 《路学士知河中府》

    一麾新自海滨还,又佩鱼符入故关。千里山河临剧郡,九天鸳鹭别通班。楼经往圣回清跸,路接边夷献白环。版籍素多田赋错,干戈初息羽书闲。從军上客彫龙藻,佐酒妖姬堕马鬟。更遣府公吟思发,中条新霁碧孱颜。

  • 《摸鱼儿(杨教之齐安任)》

    笑平生、布帆无恙,堂堂稳送君去。江声悲壮崖殷血,曾是英雄行处。今亦古。甚一点东风,天不周郎怀。城幡夜坚。几铜爵春残,战沙秋冷,华发遽如许。东坡老,千载风流赋。余音不绝如缕。临皋一笑三生梦,还认岷峨乡语。挥玉尘,尽不碍灯前,痛饮檐花雨。雪堂在否。管驾鹤归来,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