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古寺东西远,竹院松门怅望同。
幽鸟静时侵径月,野烟消处满林风。
塔分朱雁馀霞外,刹对金螭落照中。
官备散寮身却累,往来惭谢二莲宫。
李绅,字公垂,润州无锡人。为人短小精悍,于诗最有名,时号短李。元和初,擢进士第,补国子助教,不乐辄去。李锜辟掌书记,锜抗命,不为草表,几见害。穆宗召为右拾遗、翰林学士,与李德裕、元稹同时号三俊。歷中书舍人、御史中丞、户部侍郎。敬宗立,李逢吉搆之,贬端州司马,徙江州长史,迁滁、寿二州刺史,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太和中,擢浙东观察使。开成初,迁河南尹、宣武节度使。武宗即位,召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进尚书右僕射,封赵郡公。居位四年,以检校右僕射平章事节度淮南。卒,赠太尉,谥文肃。《追昔游诗》三卷,杂诗一卷,今合编为四卷。 李绅字公垂,润州无锡人,登元和元年武翊黄榜进士第,武宗会昌六年卒。补诗一首。
《苏州不住遥望武丘报恩两寺》是唐代诗人李绅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秋山古寺东西远,竹院松门怅望同。
幽鸟静时侵径月,野烟消处满林风。
塔分朱雁馀霞外,刹对金螭落照中。
官备散寮身却累,往来惭谢二莲宫。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李绅在苏州远望武丘报恩两寺的景象,表达了他在官场中的困扰和内心的感慨。诗中以秋山古寺、竹院松门为背景,通过描写幽鸟、野烟等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苦闷。塔与朱雁、刹与金螭相对应,展示了诗人对于禅宗和佛教的思考和向往。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官场中的困顿和自责,以及对二莲宫的致歉。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州的景色为背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秋山古寺、竹院松门等景物给人一种幽静、清幽的感觉,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苦闷相呼应。幽鸟静时侵径月,野烟消处满林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给人以静谧和自然的感觉,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愁情绪。
诗中的塔、朱雁、刹、金螭等形象,与诗人内心对禅宗和佛教的思考和向往相联系。塔分朱雁馀霞外,刹对金螭落照中,塔和刹分别象征佛教和禅宗,与自然景物相对应,表达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之情。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官场中的困扰和自责。官备散寮身却累,往来惭谢二莲宫。诗人以自己在官场中的身份和地位,感到自己的行为和表现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对二莲宫表示歉意和懊悔。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精神追求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在官场中的困扰和自责之情。这首诗词既有自然景物的美感,又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展示了李绅独特的艺术魅力。
欲望锺山岑,因知冶城路。跻攀隐木杪,稍记曾游处。红沉渚上日,苍起榛中雾。即事有哀伤,山川自如故。
秦女窥人不解羞,攀花趁蝶出墙头。胸前空带宜男草,嫁得萧郎爱远游。
醉乡不游游睡乡,眼花对案如迷藏。梦踏秋草悲蛩螀,风松露菊三径荒。忽然欠伸日在廊,悟此身世何荒唐。故书弃掷尘满箱,鲁堂不复闻丝簧。镜中容颜老不扬,浪求斗升助糟糠。江湖兰佩芙蓉裳,踟蹰不归愁断肠。伟君威凤鸣朝阳,文章五色照我傍。艳如屈宋班马香,千载作者蔚相望。
西冈独上每舂容,天接危亭四面风。万室鳞鳞归眼底,一峰岌岌倚云中。地灵人胜风流古,石秀山回气象雄。曳杖频来无别意,喜观禾麦又年丰。
老融弃发逃于禅,胸藏丘壑身林泉。时拈寸草幻墨汁,惨淡咫尺生风烟。尤工画牛古绝比,不特形似真神全。平生知己一攻愧,惜墨如命诗犹传。至今鄞人怀片纸,如护圭璧珠玑然。陈生少壮曾入室,妙处已觉墙及肩。岸痕树影彷佛地,云阴雨气冥蒙天。寒禽立背渡浅水,野葑没足行淤田。
春色饶君白发了,不妨倚绿偎红。翠鬟催唤出房栊。垂肩金缕窄,醮甲宝杯浓。睡起鸳鸯飞燕子,门前沙暖泥融。画楼人把玉西东。舞低花外月,唱澈柳边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