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岁寒堂三题其一·岁寒堂》

我先本唐相,奕世天衢行。
子孙四方志,有家在江城。
双松俨可爱,高堂因以名。
雅知堂上居,宛得山中情。
目有千年色,耳有千年声。
六月无炎光,长如玉壶清。
于以聚诗书,教子修诚明。
于以列钟鼓,邀宾乐升平。
绿烟亦何知,终日在檐楹。
太阳无偏照,自然虚白生。
不向摇落地,何忧岁峥嵘。
勖哉肯构人,处之千万荣。

作者介绍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幼孤,母改嫁长山朱姓,遂名朱说,入仕后始还姓更名。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进士。仁宗朝仕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主持“庆历新政”,提出明黜陟、抑侥倖、精贡举等十事。歷知睦、苏、饶、润、越、永兴、延、耀、庆、邠、邓、杭、青等州军。皇祐四年,改知颍州,赴任途中病故,年六十四。謚文正。着有《范文正公集》,有北宋刊本,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四部丛刊》景明翻元刊本增别集四卷。《宋史》卷三一四有传。 范仲淹诗,以《四部丛刊》本爲底本。校以宋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别集中重出诗两首,已予删除。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作品评述

《岁寒堂三题其一·岁寒堂》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的家庭和生活环境,表达了对家庭和传统价值观的珍视和推崇。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我先本唐相,奕世天衢行。
子孙四方志,有家在江城。
双松俨可爱,高堂因以名。
雅知堂上居,宛得山中情。
目有千年色,耳有千年声。
六月无炎光,长如玉壶清。
于以聚诗书,教子修诚明。
于以列钟鼓,邀宾乐升平。
绿烟亦何知,终日在檐楹。
太阳无偏照,自然虚白生。
不向摇落地,何忧岁峥嵘。
勖哉肯构人,处之千万荣。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家庭和传统价值观的珍视和推崇。作者自称是唐朝的宰相后裔,代代传承着家族的荣耀。他的子孙遍布四方,而他的家族居住在江城。诗中提到的"岁寒堂"是作者家中的高堂,以双松为装饰,寓意高雅和坚贞。作者将自己的居所比作山中的情境,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中还描绘了岁月的变迁,作者感叹自己的眼睛和耳朵能够感受到千年的色彩和声音。他形容六月的阳光清澈如玉壶,没有炎热的光芒。作者以此来表达对纯净和清新的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强调了作者对教育和家庭价值观的重视。他聚集了诗书,教导子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还列出钟鼓,邀请宾客,以庆祝和平的到来。诗中提到的绿烟指的是植物的绿色,作者形容自己整日在高堂的檐楹下,与自然为伴。

最后几句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转的淡然态度。他说太阳照耀无偏,自然而然地产生虚白。他不担心岁月的变迁,因为他相信只要能够坚守传统价值观,就能够获得千万的荣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家庭、传统和自然的热爱和珍视,表达了对纯净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教育和家庭价值观的重视。

  • 《题集贤阁》

    凤池西畔图书府,玉树玲珑景气闲。长听馀风送天乐,时登高阁望人寰。青山云绕栏干外,紫殿香来步武间。曾是先贤翔集地,每看壁记一惭颜。

  • 《再用才子富文华校雠天禄阁韵赠周教授》

    矻矻守枯策,头童未起家。居陋妇勃溪,食贫儿讙哗。养高有骜岸,战胜无纷华。黔浴如可移,谁辨鹄与鸦。

  • 《岁除》

    客里光阴又一年,人情真复似怜蚿。家贫尚有春名酒,才拙安能雪命篇。弱柳经霜半凋落,修篁沐雨更便娟。亲交岁晚无书劄,常闭柴扉稳昼眠。

  • 《题潇湘斋雨图》

    欲敛未敛云浴浴,似见未见山曨曨。人家无宾衬衡宇,草村高低深佛宫。西峰定有一罅日,东岭岂无千丈虹。俗人不识莫与道,总在空蒙苍莽中。

  • 《省试行不由径》

    田里有微径,贤人不复行。孰知求捷步,又恐异端成。从易众所欲,安邪患亦生。谁能达天道,共此竞前程。子羽有遗迹,孔门传旧声。今逢大君子,士节自光明。

  • 《送僧归饶阳》

    执手离亭暮,言归思不禁。故乡千里外,为客十年心。帆影寒江静,猿啼雪峤深。饶阳泉石在,讲退自堪吟。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