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寒茅四柱亭,客来只道省经营。
虽然受用无花巧,五十余年造得成。
钱时(一一七五~一二四四),字子是,学者称融堂先生,淳安(今属浙江)人。早年从杨简学,爲朱熹所重。江东提刑袁甫作象山书院,延主讲席。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以布衣召见,赐进士出身,授秘阁校勘,预修国史。后辞归,居乡蜀阜玉屏街北山之冈,创融堂书院。淳祐四年卒,年七十。有《蜀阜集》十八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等,已佚。今存民国十六年徐氏刻《蜀阜存稿》三卷。事见本集卷首《融堂先生行实》,《宋史》卷四○七《杨简传》附。 钱时诗,以《蜀阜存稿》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编爲二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这首诗词是宋代钱时所作,名为《岁寒杂咏》。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座用寒茅搭建而成的四柱亭,
访客们来了只说省钱节约。
虽然简朴朴实没有华丽的装饰,
但经过五十多年的建造终于完成。
诗意:
这首诗词以寒茅搭建的四柱亭为中心,表现了作者的节俭和勤劳,以及自己对时间的利用。作者认为即使只是简朴的建筑,只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积累,也能够成就一番事业。诗中通过描绘简单的景物,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踏实向前的人生态度。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短而朴实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寒茅搭建的四柱亭象征了作者的节俭和朴素,而客人们只看到了这座亭子的经济实惠,却没有察觉到背后作者多年的努力和积累。诗中的"径自修奇计"表明了作者主动追求进步、奋发向上的精神。通过这种简单、质朴的叙述手法,作者向读者传达了一个人只要踏实努力,倾注心血,最终就能成功的观点。
这首诗词通过简单的建筑形象,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它告诉人们,不论环境如何,只要努力奋斗,克服困难,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它不仅提醒人们节俭节约的重要性,也鼓励人们坚持不懈地追求梦想。同时,它也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毫不懈怠地追求成功。因此,这首诗词具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给予人们深深的启示和思考。
汉月生辽海,朣胧出半晖。合昏玄菟郡,中夜白登围。晕落关山迥,光含霜霰微。将军听晓角,战马欲南归。
适远能忘别,冲行敢惮泥。野航初唤渡,茅屋正啼鸡。雨后妨梅步,风前对竹题。因公动高兴,忆我旧幽栖。
千年泰山顶,云起汉皇封。不作奇峰状,宁分触石容。为霖虽易得,表圣自难逢。冉冉排空上,依依叠影重。素光非曳练,灵贶是从龙。岂学无心出,东西任所从。
一叶飘丹,乾坤独露。万缘泯迹,法界全彰。沩山水牯牛,大雄白额虎。河阳新妇子,临际小厮儿。虽然借路经过,拶著扶篱摸壁。
未许同交死,全身报国仇。太阿飞出匣,欲取贾充头。
偶然弃官去,投迹在田中。日出照茅屋,园林养愚蒙。虽云无一资,樽酌会不空。且忻百谷成,仰叹造化功。出入与民伍,作事靡不同。时伐南涧竹,夜还沣水东。贫蹇自成退,岂为高人踪。览君金玉篇,彩色发我容。日月欲为报,方春已徂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