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词笔动时人,末俗文章久失真。
独爱诗篇超物象,只应山水与精神。
清溪水拱荒凉宅,幽谷花开寂寞春。
天上玉楼终恍惚,人间遗事已埃尘。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这首诗词是张耒所作,题为《岁暮福昌怀古四首其三{李贺宅}》。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岁暮福昌怀古四首其三{李贺宅}
少年词笔动时人,
末俗文章久失真。
独爱诗篇超物象,
只应山水与精神。
清溪水拱荒凉宅,
幽谷花开寂寞春。
天上玉楼终恍惚,
人间遗事已埃尘。
中文译文:
少年时代的诗词才华激动了当时的人们,
然而,如今俗世的文章早已失去了本真的意义。
我独爱那些超越物质形象的诗篇,
它们只应与山水和精神相伴。
一条清澈的溪水环抱着这座荒凉的宅院,
幽谷中花朵开放,春天显得寂寞。
天上的玉楼渐渐模糊不清,
人间的遗事已经尘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和诗歌境界的思考和怀念之情。首先,诗人提到了少年时代的诗词才华,在当时引起了轰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实世界的文章变得俗俗无趣,失去了真正的诗意和内涵。诗人对此感到不满,他认为诗歌应该超越物质的形象,表达更高层次的山水和精神之美。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一幅荒凉宅院的景象。清澈的溪水环绕着这座宅院,展现出一片宁静。然而,幽谷中的花朵虽然开放,却显得孤寂无人。这里的春天没有了生机和繁荣,只有寂寞的存在。
最后两句描述了天上的玉楼逐渐模糊不清,人间的遗事也已经被尘封遗忘。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过去时光和历史的追忆,以及人们对于真正的诗意和精神的忽视和遗忘。
整首诗词通过对诗歌和现实世界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俗世的失望和对诗歌境界的向往。他呼唤着更高层次的诗意和精神,追求超越物质的境界,同时对逝去的时光和历史保持着怀念和思考。
百年卿族。更七叶桂籍,蝉联相续。早冠鳌峰,入持魁柄,却商野耕岩筑。缙绅望山瞻斗。勋业铭书金竹。倦陶冶,暂镜湖舒啸,琳宫休足。催促。归秉轴,须与君王,同享无疆福。缓访赤松,莫留绿野,宇县待公恢复。手把命镠堂印,腰束精珪寒玉。愿岁岁,看和羹梅绽,古阶槐绿。
日夕望苍崖,崭崭在天外,及来步其巅,下见河如带。半壁云树昏,山根已滂霈。
返照在高树,归牛度曾坡。一犊牟然赴其母,老牜孛反顾情何多。牧儿见之亦心恻,人间母子当如何?日暮倚门乌尾讹。
长忆西园清夜景,酒阑无不独临池。可怜陇月三更白,谁见红蕖露滴时。
宝阁翚飞灿碧霄,中藏奎画叹先朝。要令冠带升堂者,日日羹墙遂见尧。
谁剪海犀革,一尺如月圆。锦绦挂东壁,时或生紫烟。上画胡奴驰铁骑,白草经霜枯满地,貂袄回头臂两弓,远望双飞皂雕至。此物怀当弱冠年,高插庐子城东边。射罢周瑜冢头坐,常浇绿酒呼重泉。抱书十度金陵走,丈夫蹭蹬终不偶。没羽徒夸射虎人,毛锥负却穿杨手。摩挲此物敝埃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