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遍长安酒,春风送马蹄。
异乡怜会合,明日复东西。
行兴看君速,归期恨我稽。
门前客星濑,到日濯尘泥。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诗词:《睢阳别包进甫》
朝代:宋代
作者:强至
诗词的中文译文:
饮遍长安酒,春风送马蹄。
异乡怜会合,明日复东西。
行兴看君速,归期恨我稽。
门前客星濑,到日濯尘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诗人强至的作品,表达了离别时的感情和期待再次相聚的情愫。
诗词中的第一句“饮遍长安酒,春风送马蹄”,描绘了诗人在长安畅饮美酒的场景,并感受到春风轻轻地送走马匹。这里长安酒和春风象征着繁华和温暖,给人一种愉悦和欢乐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异乡怜会合,明日复东西”,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思念与期待再次相聚的情感。他怀念和思念远方的亲友,同时期望明天能够往返东西两地,再次与亲友相聚。
第四句“行兴看君速,归期恨我稽”,诗人急切地期望与亲友相见,希望对方能够早日到来。他对自己的归期拖延感到遗憾和痛苦,因为这样会延误与亲友再次相聚的时机。
最后两句“门前客星濑,到日濯尘泥”,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等待亲友归来的心情。他将亲友比作客星,期待他们能够到来,洗去旅途的尘埃和劳累。
整首诗词表达了离别时的思念与期待,以及对再次相聚的渴望。通过描绘美酒、春风和远方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亲友的深情厚意和对归期的焦急盼望。诗词中的意象和比喻都很传神,情感真挚,给人以温暖和共鸣。
生憎行路与心违,又逐孤帆擘浪飞。吴岫涌云穿望眼,楚江浮月冷征衣。长歌悲似垂垂泪,短梦纷如草草归。若有一廛供闭户,肯将篾舫换柴扉!
梁王阁榭水中央,乌鹊双星带五潢,跨海虹桥三十里,广寒宫殿夜飘香。
端居湖岸东,生计有无中。魇处千般鬼,寒时百种风。性灵从道拙,心事奈成空。多谢金台客,何当一笑同。
兵后匆匆记别离,两年音问不相知。武昌楼下初来日,幕府门前忽见时。上国花开同醉少,大江潮落独归迟。莫嗟握手还分手,此会从前岂有期。
杜鹃声里又花红,处处阴云日影蒙。心事太平人事好,眼前无物不春风。
发机外机,遣句中句。明眼衲僧,不知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