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睢阳五老会诗》

分曹归政养耆年,李下何由更正冠。
贤相赋诗同啸傲,圣君优诏去盘桓。
庞眉老叟俱称寿,凌雪乔松岂畏寒。
屈指五人齐五福,乡人须作二疏看。

作者介绍

王涣(859--901),唐文学家。字文吉。太原(今属山西)人。中和、光启中,佐滑州王铎、京兆郑延昌幕掌笺奏。大顺二年(891)登进士第。

王涣的生平

  佐徐彦若兴元幕。入朝,历拾遗、补阙、起居郎,后转司勋、考功、吏部员外郎。徐彦若镇岭南,请为节度掌书记,授考功郎中兼御史中丞,道卒。或以为其年九十,以礼部侍郎致仕,乃将其与宋人王涣相混。长于笺奏,尤擅诗文。其《惆怅诗十二首》咏古佳人才子深怀感怨者,哀伤媚妩,播在人口。著有词赋诗文约五百余篇,又著有《燕南笔稿》、《西府笔稿》、《从知笔稿》,均散佚。《全唐诗》存其诗十四首。生平事迹见岑仲勉《金石论丛》录存卢光济《唐故清海军节度掌书记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唐诗纪事》卷六六、《唐才子传》卷一0。

  王涣诗词作品:《惆怅诗十二首》《念奴娇》《上裴侍郎》《悼亡》《昭庆寺看芍药》《睢阳五老会诗》

作品评述

《睢阳五老会诗》是唐代诗人王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分曹归政养耆年,
李下何由更正冠。
贤相赋诗同啸傲,
圣君优诏去盘桓。
庞眉老叟俱称寿,
凌雪乔松岂畏寒。
屈指五人齐五福,
乡人须作二疏看。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五位老者在睢阳相聚的场景。他们是曹参、曹操、曹植、曹丕和曹彰,都是曹操的后代。这些老者分别在政治、文学和军事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

赏析:
这首诗以五位曹氏后代老者的相聚为背景,表达了对他们的赞颂和敬重之情。诗中的“分曹归政养耆年”意味着五位老者曾分别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而现在他们已经年老,相聚在一起享受晚年的安宁。

诗中提到了李下正冠的典故,指的是曹操在李傕、郭汜之间争夺天下时,曹操留在李傕的营中,被迫剃发为僧,戴上了僧人的圆顶,以掩饰自己的身份,躲过了李傕的追杀。诗人通过这个典故来表达五位老者在政治斗争中克服困难、保持尊严的品质。

诗中还提到了“贤相赋诗同啸傲”,意味着五位老者都具有卓越的才华和傲人的成就,他们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而且在文学创作方面也同样出色。

诗的最后两句“庞眉老叟俱称寿,凌雪乔松岂畏寒”表达了五位老者的长寿和坚强品质。无论是庞眉老叟还是凌雪乔松,都象征了坚韧不拔的精神,他们不畏严寒,始终保持着自己的高尚品质。

整首诗通过对五位老者的赞美,展现了他们在政治、文学和人生道路上的杰出成就和高尚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佩之情。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五位老者的称赞和祝福,展现了唐代社会对英才的崇敬和敬重。

  • 《秋雨霁倏闻宗圣案伎应这饮酒诗呈宜甫》

    寒风细雨未晴天,密似轻尘薄似烟。一室独吟图史乱,四邻高会绮罗鲜。雁飞斜柱弦随指,蟹芦新螯酒满船。自笑不歌仍不饮,昏昏只解枕肱眠。

  • 《合江亭晚眺》

    倚杖钩帘两水间,晴光飞影上雕栏。帆催画鷁抟风去,雪吐铦锋作剑攒。平野烟浮迷远目,晚溪潮涨失前滩。骑鲸一往扶桑近,休问人间行路难。

  • 《和臧奎秋夜书怀》

    林中独坐欲中宵,落叶纷纷触坏袍。月影渐移蛩韵急,露华初上鹤声高。四时催老秋偏感,万事萦心夜更劳。犹赖清风知我意,频吹庭竹助萧骚。

  • 《虞获子鹿》

    虞获子鹿,畜之城陬。园有美草,池有清流。但见蹶蹶,亦闻呦呦。谁知其思,岩谷云游。

  • 《感皇恩 赠元舜举·尝为宋文屯田官,以善歌》

    今夕是何年,故人相遇。快着银杯泻春露。高阳旧友,要听一声金缕。行云留不去、惊如许。凤*微吟,珠绳低度。夜半银屏恍私语。夜花零乱,掩尽六朝琼树。明朝南浦道、伤平楚。

  • 《追欢偶作》

    追欢逐乐少闲时,补贴平生得事迟。何处花开曾后看,谁家酒熟不先知。石楼月下吹芦管,金谷风前舞柳枝。十听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乐天一过难知分,犹自咨嗟两鬓丝。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