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睢阳五老图》

五人四百有馀岁,俱称分曹与挂冠。
天地至仁难补报,林泉幽致许盘桓。
花朝月夕随时乐,雪鬓霜髯满座寒。
若也睢阳为故事,何妨列向画图看。

作品评述

《睢阳五老图》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杜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五人四百有余岁,都被尊称为分曹与挂冠。
天地间的至仁难以报答,他们在幽静的林泉之间自在徜徉。
花朝月夕随时欢乐,他们的白发和胡须满座冰寒。
如果说睢阳也成为了传说,那又有何妨,就让我们在画卷上欣赏他们吧。

诗意:
《睢阳五老图》描述了五位年龄都已超过四百岁的老人,被人们敬称为分曹与挂冠。他们在自然的环境中,享受着宁静和自由,感受到天地间的至仁之道是难以报答的。诗人通过描绘这五位老人的快乐和寒冷的形象,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对自然的赞美。最后,诗人提到即使睢阳的故事成为了传说,也并无妨碍,因为我们可以通过画卷来欣赏这些老人的形象和故事。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五位长寿老人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赞美。五位老人已经年过四百,但仍然精神矍铄,被尊称为分曹与挂冠,显示了他们在智慧和地位上的非凡。他们在林泉之间自由自在地徜徉,感受到天地间的至仁之道,这种至善的境界是难以用言语和行为来报答的。

诗中描绘的花朝月夕随时乐,以及老人们的白发和胡须满座寒,展现了对自然变化和岁月流转的感知。花朝月夕代表着生命的短暂与变幻,而老人们的白发和胡须则象征着岁月的痕迹。这种对生命短暂和岁月流逝的感慨,使人们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更加欢聚一堂,共同享受生活的乐趣。

最后两句“若也睢阳为故事,何妨列向画图看”,表达了诗人对传说和艺术的认同和推崇。睢阳是古代中国的地名,这里指的是五位老人的故事和形象。即使这些故事成为了传说,诗人认为通过画卷将这些形象展现出来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可以使人们欣赏和感悟这些不朽的故事。

《睢阳五老图》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五位长寿老人的形象和他们与自然的亲密联系,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自然至善的思考和赞美。整首诗词给人一种宁静、自然和乐观的感觉,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和艺术表达的思考。

  • 《矮斋杂咏二十首·渔儿》

    无肉鸬鹚入水频,双童联网立沙滨。问渠归得鱼多少,才可为羹了一人。

  • 《题严光钓台》

    弭棹历尘迹,悄然关我情。伊无昔时节,岂有今日名。辞贵不辞贱,是心谁复行。钦哉此溪曲,永独古风清。

  • 《迎新春》

    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晴景回轻煦。庆嘉节、当三五。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然绛树。鳌山耸、喧天潇鼓。渐天如水,素月当午。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随分良聚。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

  • 《送寇侍御司马之明州》

    斗酒上河梁,惊魂去越乡。地穷沧海阔,云入剡山长。莲唱蒲萄熟,人烟橘柚香。兰亭应驻楫,今古共风光。

  • 《看石田语》

    语言硬净如生铁,眼目高明烁太阳。今日江湖无此作,令人三叹忆平羌。

  • 《偈颂二十五首》

    金刚王宝剑在匣,有望风不犯之威。天童喝下飞出,变作无孔铁鎚。辊入荒田乱草,任教日炙风吹。拈匙把箸知多少,不是知音不易知。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