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称君相不言命。
执国大政,而犹拳拳于富贵功名之竞。
其言虽独应,予犹以为病。
岳珂(一一八二~?),字肃之,号亦斋、东几,晚号倦翁,汤阴(今属河南)人,侨居江州(今江西九江)。飞孙,霖子。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以荫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曾预开禧北征之役。因预知北征之弊,于战败后召爲朝官,歷司农寺主簿、光禄丞、太官令。嘉定十年(一二一七),由大农丞权知嘉兴府。十二年,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丞、淮南东路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并多次摄知镇江府。理宗绍定六年(一二三三),因元夕诗爲门人韩正伦文致告讦,获罪罢官。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起爲湖广总领。三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四年,復起爲淮南江浙荆湖八路制置茶盐使、兼知太平州。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以言官劾横敛罢,居吴门。卒年六十余。珂好文学、喜书法,与刘过、辛弃疾等有交往。有《岳鄂王行实编年》二卷,《金佗粹编》二十八卷、续编三十卷,《桯史》十五卷、《愧郯录》十五卷等传世。《玉楮集》八卷,系自编嘉熙二年至四年之诗,取《列子》刻玉爲楮三年而成之意。另《棠湖诗稿》一卷,收《宫词》百首。又有《宝真斋法书贊》二十八卷,其中保存有不少文献。事迹散见本人有关着作、并附见《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 岳珂诗,《玉楮集》以明代珂十六世孙元声等收藏、周念祖等雠印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玉楮诗稿》(简称小集)、《宋诗抄·玉楮集抄》(简称诗抄);《棠湖诗稿》以汲古阁影宋抄本爲底本,校以清《拜经楼丛书》本(简称拜经楼本);《宝真斋法书贊》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丛书集成》排印本(简称聚珍版),辑录时删落部分过于接近骈文之作。合编爲十九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孙参政知命帖赞》
译文:
孙参政明白君相身份不言命。
掌握国家大政,仍然对富贵功名之争拳拳有力。
他的言辞虽然恰当,但我仍然觉得有些不妥。
诗意:
这首诗描写了宋代的政治家孙参政,他明白作为一位君主的重要辅臣,不应当表露自己对权力的追逐。他尽职掌握国家大政,但仍然保持着对富贵功名的热切追求。诗人对于孙参政的言辞和行为感到有些不赞同,认为他应该更加专注于国家的利益,而非个人的名利。
赏析:
这首诗以孙参政为主题,通过对他的态度和行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政治家应有的品质和行为准则的思考。虽然孙参政能够正确应对政治局势,但他对于富贵功名的追逐仍然有所表露,这让诗人觉得有些不妥。诗人希望政治家能够以国家利益为重,超越个人的私利,将政治家的职责和使命放在首位。
这首诗表达了对于政治家的期望和对权力追逐的反思,提醒人们应该更加关注国家大义,而非个人的功名利禄。这种深刻的思考和反思在宋代文人士人中较为常见,体现了他们对于政治伦理和道德的关注,以及对于社会和国家的关切。
嵩高发灵源,北望洛阳注。清流引河汉,白气横云雾。英雄惜此地,百万曾相距。近代无战争,常人自来去。
纵征终不起,相与避烟尘。待到中兴日,同看上国春。新诗说人尽,旧宅落花频。移觅深山住,啼猿作四邻。
万点猩红将吐萼,嫣然; TEXT-INDENT: 0px; DISPLAY: inline !important; FONT: 12px/15px 宋体; WHITE-SPACE: normal; FLOAT: none; LETTER-SPACING: normal; WORD-SPACING: 0px;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迥出凡尘。移来古寺种朱门。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细干柔
剑阁秦山不计年,却寻剡曲故依然。尽收事业渔舟里,全付光阴酒榼边。平野晓闻孤唳鹤,澄湖秋浸四垂天。九关虎豹君休问,已向人间得地仙。
欲辔青骢试小行,拥衾待得晓窗明。端知霁日浑无价,可信啼鸠识未萌。胜处风烟堪一醉,是家池馆擅双清。不忧儿辈妨人乐,倚赖诗豪五字城。
雨鸭惊鸣转五更,幽人宿酒未全醒。小轩只似孤舟上,忆得霜湖带梦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