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握固骨何弱,稚子着绷肌尚寒。
岂不爱渠风味好,只应催我鬓毛残。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笋蕨》是宋代洪咨夔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小儿握固骨何弱,
稚子着绷肌尚寒。
岂不爱渠风味好,
只应催我鬓毛残。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年幼的孩子。诗人用描写儿童的身体状态来反映他们的成长过程和生命的脆弱。小儿握紧的骨头已经坚固,但他们的身体仍然脆弱,婴儿的肌肉还是紧绷的,感觉寒冷。诗人暗示着生命的脆弱和成长的艰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儿童成长和生命脆弱性的思考。诗中通过描述小儿的身体状态,传达了一种微妙的情感。小儿握紧的骨头显示出他们的坚强和力量,但他们的身体仍然脆弱,肌肉紧绷,感到寒冷。这种对生命脆弱性的描绘使人联想到人类的成长过程和生命的脆弱性。诗人通过儿童形象,抒发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整首诗抒发了对生命的敏感和对成长的思考,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岁月不饶人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儿童的描绘,引发读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也是中国古代诗词常见的主题之一,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意境的构建,表达了人们对生命和时光的深刻思考。
相逢海上不须归,两鸟天教一处飞。何必盘中为子所,苟堪钓处是吾矶。主人合让泉边屋,吟友来敲月下扉。闻道山阳曾好隐,此回休道孟光非。
荒山野水照斜晖,啄雪寒鸦趁始飞。夜宿驿亭愁不睡,幸来相就盖征衣。
亦知数出妨将息,不可端居守寂寥。病即药窗眠尽日,兴来酒席坐通宵。贤人易狎须勤饮,姹女难禁莫慢烧。张道士输白道士,一杯沆瀣便逍遥。
浮云散尽月孤明,月裹仙人影更清。忆昔相逢不相识,如今同坐复同行。
巢山避世纷,身隐万重云。半谷传樵响,中林过鹿群。虫锼叶成篆,风蹙水生纹。不蹋溪桥路,僊凡自此分。
背依古塔面层峰,曲曲阑干峻倚空。万屋参差江色外,片帆出没树阴中。五更钟鼓半山月,两岸渔樵一笛风。极目子陵台下路,滔滔惟有水流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