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十年别,北归今几时。
镜中无旧发,囊底有新诗。
每恨为官缚,翻令见面迟。
清都游历事,还许俗人知。
仇远(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六《纪事》诗注“淳祐丁未予始生”等推定),字仁近,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度宗咸淳间以诗着,与同邑白珽合称仇白。元成宗大德九年(一三○五)爲溧阳学正,秩满归。享年七十余。有《金渊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均系官溧阳时所作。又有《兴观集》、《山村遗稿》,爲后人据手迹所裒集,清干隆时歙人项梦昶合辑爲《山村遗集》。事见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 仇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金渊集》编爲一至六卷,《山村遗集》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孙康侯北归》是宋代诗人仇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淮海十年别,北归今几时。
镜中无旧发,囊底有新诗。
每恨为官缚,翻令见面迟。
清都游历事,还许俗人知。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孙康侯离开淮海已有十年之久,并思念北方归乡的心情。诗人在旅途中发现自己的发丝已经斑白,但内心却充满了写诗的激情。他常常感到为官所限制,无法早日与亲友相见,心中充满了无尽的遗憾。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游历清都,希望能够让世人了解他的所思所想。
赏析:
《孙康侯北归》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孙康侯离乡十年的心情。诗中的意象生动而深刻,通过对自己发丝的描绘,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岁月的流逝和时光的不可逆转。诗人的心灵却依然年轻,他的诗歌承载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的"为官缚"一句,抒发了诗人对官场束缚的不满和对自由的渴望。最后两句"清都游历事,还许俗人知"传递了诗人希望把他的游历和思考分享给普通百姓,让他们了解他的心境和成长。
这首诗词在简洁中蕴含着深刻的情感,表达了离乡思亲、对现状的不满以及对心灵自由的追求。仇远以他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感悟,描绘出了一个诗人在异乡漂泊的心情,以及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抒发,诗人将普遍的情感与生活问题融入其中,使这首诗词具有普世的意义,并引发读者对自身生活和价值的思考。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身倦寻春事,心怀结夏清。犹临曲水序,莫续丽人行。世态与吾异,生涯何日成。殷勤独相送,江上午潮平。
地里光图谶,樵人共说深。悠然想高躅,坐使变荒岑。疏凿因殊旧,亭台亦自今。静容猿暂下,闲与鹤同寻。转旆驯禽起,褰帷瀑溜侵。石稀潭见底,岚暗树无阴。跻险难通屐,攀栖称抱琴。云风开物意,潭水识人心。携榼巡花遍,移舟惜景沈。世嫌山水僻,谁伴谢公吟。
送客苍溪县,山寒雨不开。直愁骑马滑,故作泛舟回。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江流大自在,坐稳兴悠哉。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夏夜僧窗淡月笼,新凉绝类九秋中。曲生入座有清浊,荔子堆盘能白红。持此淹留数佳客,慰予牢落一衰翁。骊驹散后君知否,独卧山房竹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