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秃奴,修行忒煞。
云山顶上空持戒。
一从迷恋玉楼人,鹑衣百结浑无奈。
毒手伤人,花容粉碎。
空空色色今何在。
臂间刺道苦相思,这回还了相思债。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踏莎行》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这个秃奴,修行太过分了。
云山顶上空中持戒。
一旦迷恋上玉楼的人,
像鹑鸟羽衣一样百结束缚,无可奈何。
毒手伤人,花容粉碎。
空洞而虚幻的美色,现在又在哪里?
臂间扎着苦涩的相思之刺,
这一次还了相思的债。
诗意:
《踏莎行》描绘了一个人的修行过程以及他由于迷恋欲望而遭受的痛苦。诗中的主人公被称为"秃奴",意味着他已经超越了俗世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和纯净。他在云山的顶峰上持戒修行,试图摆脱欲望的诱惑。然而,他却不幸陷入了对玉楼的迷恋中,被束缚在欲望的世界中不能自拔。他的美貌逐渐消失,被欲望所毁灭。最后,他通过承受相思之苦来偿还自己迷恋的代价。
赏析:
《踏莎行》以简洁而犀利的笔触刻画了修行者的遭遇和内心的挣扎。诗中使用了一系列意象和象征,通过对比来突出主人公的境遇。作者通过"秃奴"这一形象,表达了人们在修行道路上所遭遇的困境和痛苦。诗中的玉楼象征着世俗的欲望和诱惑,主人公对玉楼的迷恋使他失去了自由,陷入了束缚之中。诗的结尾表达了主人公承受相思之苦的决心,他希望通过这样的付出来偿还自己曾经迷恋的代价。
《踏莎行》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修行者在修行道路上的挣扎和矛盾心理,以及欲望对心灵的摧毁。这首诗词在诗歌形式上富有韵律感,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苏轼独特的才华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力。同时,这首诗词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修身养性、超越尘世的追求和内心挣扎的主题,具有深远的文化内涵和思想价值。
粉态凋残抱恨长,此心应是怯凄凉。如何不管身憔悴,犹恋黄花雨后香。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昨夜东风到海涯。繁红簇簇吐胭脂。恍疑仙子朝天罢,醉面匀霞韵更宜。(类说云:花以海名者,皆自海外来。>(br>欢未足,困相依。羞将兰麝污天姿。少陵可是风情薄,却为无香不作诗。
玉作搔头金步摇,高张苦调响连宵。欲知写尽相思梦,度水寻云不用桥。
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残柳宫前空露叶,夕阳川上浩烟波。行人遥起广陵思,古渡月明闻棹歌。
俯仰兴亡异,青山落照中。民归邻树在,兵去垒烟空。城角犹悲奏,江帆始远通。昔年荆棘露,又满阖闾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