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踏莎行》

浓润侵衣,暗香飘砌。
雨中花色添憔悴。
凤鞋湿透立多时,不言不语厌厌地。
眉上新愁,手中文字。
因何不倩鳞鸿寄。
想伊只诉薄情人,官中谁管闲公事。

作者介绍

北宋僧人、词人。字师利。安州(今湖北安陆)人。本姓张,名挥,仲殊为其法号。曾应进士科考试。生卒年不详。年轻时游荡不羁,几乎被妻子毒死,弃家为僧,先后寓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因时常食蜜以解毒,人称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称他为僧挥。他与苏轼往来甚厚。徽宗崇宁年间自缢而死。

仲殊的作品风格

  苏轼称仲殊“能文善诗及歌词,皆操笔立成,不点窜一字”(《稗海》本《志林》卷11)。其诗散见诸家笔记,如《京口怀古》、《润州》等诗,雄放而有情致,颇具唐人佳境。仲殊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词作方面。有些描写春情、别恨一类的作品。如〔诉衷情〕“涌金门外小瀛洲”、〔蝶恋花〕“开到杏花寒食近”等,被誉为“篇篇奇丽,字字清婉”(《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更多的词带有苏轼超迈横绝的作风,这在他登临怀古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显著,如〔金蕉叶〕“六朝遗恨连江表,都分付,倚楼吟啸”,〔定风波〕“山色入江流不尽,古今一梦莫思量”,都于壮丽空阔的景物描绘中寄寓历史的感慨,表现出超旷的胸襟。此外,如〔南柯子〕写“六和塔”,〔柳梢青〕写“天涯”、“行人”,也都显得清新洒脱。所以苏轼说他“胸中无一毫发事”(《志林》卷11),“通脱无所着”(《东坡后集》卷一《破琴诗引》)。至于仲殊的一些吟咏花草的词,却既无寄托,又乏风韵。

仲殊的文学成就

  苏轼称仲殊“能文善诗及歌词,皆操笔立成,不点窜一字”(《稗海》本《志林》卷11)。其诗散见诸家笔记,如《京口怀古》、《润州》等诗,雄放而有情致,颇具唐人佳境。仲殊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词作方面。有些描写春情、别恨一类的作品。如〔诉衷情〕“涌金门外小瀛洲”、〔蝶恋花〕“开到杏花寒食近”等,被誉为“篇篇奇丽,字字清婉”(《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更多的词带有苏轼超迈横绝的作风,这在他登临怀古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显著,如〔金蕉叶〕“六朝遗恨连江表,都分付,倚楼吟啸”,〔定风波〕“山色入江流不尽,古今一梦莫思量”,都于壮丽空阔的景物描绘中寄寓历史的感慨,表现出超旷的胸襟。此外,如〔南柯子〕写“六和塔",〔柳梢青〕写"天涯"、“行人”,也都显得清新洒脱。所以苏轼说他“胸中无一毫发事”(《志林》卷11),“通脱无所着”(《东坡后集》卷一《破琴诗引》)。至于仲殊的一些吟咏花草的词,却既无寄托,又乏风韵。

  仲殊有词1卷,名《宝月集》,早已失传。近人赵万里辑《宝月集》1卷共46首,断句七,《全宋词》据以收录时,有所增补。《全宋词补辑》又新补22首。

作品评述

《踏莎行》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仲殊。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浓郁的香气侵入衣衫,暗香飘满了庭院。雨中的花朵色彩变得憔悴。凤凰鞋湿透了很久,不言不语地感到厌倦。眉头上带着新的愁思,手中拿着文字。为何不借助鳞鸿的翅膀寄托思念之情。我只能向那薄情的人倾诉,官场上谁会关心闲事呢。

诗意:
《踏莎行》描绘了一幅雨天中的凄凉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人世间冷漠的感叹。诗中的花朵在雨中变得憔悴,凤凰鞋湿透了很久,这些细节暗示了诗人的孤寂和无奈。诗人想通过文字倾诉自己的思念之情,但他意识到在官场中,个人的感情是无人问津的,因此只能默默承受着。

赏析:
《踏莎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天中的凄凉景象,通过独特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浓郁的香气、憔悴的花朵和湿透的凤凰鞋,这些形象细腻地刻画了诗人的孤寂和失望。

诗中的"眉上新愁,手中文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思和对文字的依赖。他希望通过文字传达自己的思念之情,但又感到无奈和孤独。最后两句"因何不倩鳞鸿寄。想伊只诉薄情人,官中谁管闲公事"表明了诗人的无奈和对官场冷漠的嘆息。他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和理解,但在官场中,个人的感情往往被忽视,只有公务才得到重视。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独特情怀和对人世间的痛感。它通过细腻的意象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给人一种深深的思索和共鸣,使读者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奈和孤寂,以及对温暖和关怀的渴望。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