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踏莎行》

一别芳容,五经寒暑。
回文欲寄无鳞羽。
多情犹自梦中来,向人粉泪流如雨。
梦破南窗,愁肠万缕。
那听角动城头鼓。
人生弹指事成空,断魂惆怅无寻处。

作者介绍

李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沧州无棣(今山东无棣西北)人。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民国《无棣县志》卷八)。元丰六年(一○八三),曾辟爲祭奠高丽国使书状官(《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三四一)。哲宗绍圣初苏轼知定州,辟爲管勾机宜文字。四年(一○九七)因折可适兵败事连累,罢原州通判(同上书卷四九一)。后以元祐党籍贬惠州。元符元年(一○九八)召监内香药库,旋因从苏轼辟事勒停(同上书卷五一一)。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又以代作范纯仁遗表忤蔡京,编管太平州,遂居姑熟。久之,徙唐州。官终朝请大夫。有《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李之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姑溪前后集》爲底本。校以明吴氏丛书堂钞本(残存卷五、卷六,简称吴钞,藏北京图书馆),清杨守敬跋明黄汝亨钞本(简称黄钞,藏上海图书馆),清丁丙藏并跋之清研经楼抄本(简称研经楼本,藏南京图书馆),清咸丰伍崇曜校刊《粤雅堂丛书》本(简称粤本),清宣统吴崶金陵督粮道署校刊本(简称吴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踏莎行》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之仪。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别芳容,五经寒暑。
回文欲寄无鳞羽。
多情犹自梦中来,向人粉泪流如雨。
梦破南窗,愁肠万缕。
那听角动城头鼓。
人生弹指事成空,断魂惆怅无寻处。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李之仪对离别之苦和人生的无常感叹。诗词中的情感充满了哀愁和无奈,同时也映照出人生的脆弱和无常性。

赏析:
这首诗词以离别为主题,通过描绘离别后的心情和思念之情,表达了作者的忧愁和无奈。首句“一别芳容,五经寒暑”意味着离别已久,经历了寒冬和酷暑的变迁。接着,“回文欲寄无鳞羽”表示诗人想要回信传递思念之情,但却没有羽毛来书写回信,暗示了无法达到心意的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多情犹自梦中来,向人粉泪流如雨”描绘了诗人对离别后思念之情的强烈表达,他的多情之情仿佛来自梦中,眼泪如雨般向他人流淌。这种伤感的情绪通过形容词“多情”、“粉泪流如雨”等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接下来的两句“梦破南窗,愁肠万缕,那听角动城头鼓”描绘了离别后的失落和痛苦。诗人感觉到自己的梦想被打破,内心的痛苦如同千丝万缕般缠绕着。最后一句“人生弹指事成空,断魂惆怅无寻处”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无常性的感慨,人的一生转瞬即逝,心灵的苦闷和迷茫找不到出路。

整首诗词以离别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哀愁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这种对离别和人生的感慨,使得这首诗词充满了情感的力量,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 《史忠定蚤作帖赞》

    危微精一,传之在心。二典勋华,光于有临。大原自天,端倪孰寻。岂无畴咨,培高浚深。寝明以昌,举元难壬。烝哉明良,嗣此德音。匪鉴而讽,匪扆而箴。启迪在初,有开宸襟。岩廊南风,{珍去王加衤}衣鼓琴。渊跃籋云,匣铏发镡。达其己充,泽彼苍黔。王度之恢,如玉如金。进而虞

  • 《疾小愈纵笔作短章》

    治疾如治盗,要使复其常;藉曰用戈矛,全之宁欲伤。彼盗皆吾民,初非若胡羌;奈何一朝忿,直欲事欧攘?欧攘虽快心,少忍理则长。华陀古神医,煎浣到肺肠,取效虽卓荦,去死真毫芒。君审欲除盗,惟当法龚黄,抚摩倘有道,四境皆耕桑。我亦以治疾,不减玉函方。

  • 《寻补阙旧宅》

    知得清名二十年,登山上坂乞新篇。除书近拜侍臣去,空院鸟啼风竹前。

  • 《青玉案(残春)》

    梅黄又见纤纤雨。客里情怀两眉聚。何处烟村啼杜宇。劝人归去,早思家转,听得声声苦。利名萦绊何时住。恼乱愁肠成万缕。满眼兴亡知几许。不如寻个,老松石畔,作个柴门户。

  • 《代应》

    本来银汉是红墙,隔得卢家白玉堂。谁与王昌报消息,尽知三十六鸳鸯。

  • 《送副将胡义民到部复还广东二首》

    诵史胸翻海,谈兵气拔山。奔驰非得已,矍铄未容闲。瓜戍开年赴,梅关趁腊还。同僚如问我,炊玉待春班。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