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二十九皇帝御楼奏隆安之曲》

圜丘类上帝,六变降天神。
禋燔礼云毕,使卫肃以陈。
天颜瞻咫尺,王泽熙阳春。
玉帛臻禹会,动植沾尧仁。

作者介绍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宋代杨亿的《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二十九皇帝御楼奏隆安之曲》。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圜丘类上帝,
六变降天神。
禋燔礼云毕,
使卫肃以陈。
天颜瞻咫尺,
王泽熙阳春。
玉帛臻禹会,
动植沾尧仁。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古代皇帝在太常乐章中奏乐的场景。皇帝在圜丘祭祀上帝的仪式上,通过礼仪的六个变化来祈求天神的降临。庄严的祭祀仪式完成后,皇帝命令卫士肃立陈设乐器。皇帝亲自瞻仰着天神的镇座,体验到了春天的阳光和吉祥的气息。玉帛等贡品被献给上古时代的圣人禹,展示了皇帝对圣贤仁德的推崇。

赏析:
这首诗词以庄严而隆重的仪式为背景,描绘了古代帝王的祭祀和奏乐场景。通过运用意象丰富的语言,使读者感受到了皇帝的威仪和尊贵。诗中的"圜丘类上帝"表达了对上帝的崇敬和敬畏之情,显示了皇帝作为天命之子的地位。"六变降天神"揭示了皇帝通过仪式的演变来呼唤天神的降临,强调了皇帝与天之间的联系。

诗中的"天颜瞻咫尺"表达了皇帝与天神近在咫尺的感受,以及皇帝与天神的交流与互动。"王泽熙阳春"描绘了皇帝在祭祀仪式中所感受到的春天的阳光和温暖,表达了吉祥和喜悦的情绪。最后的两句"玉帛臻禹会,动植沾尧仁"则展示了皇帝对上古圣人禹和尧的敬仰和推崇,将他们的仁德视为自己所追求的目标。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皇帝祭祀和奏乐的场景,展示了皇帝的威仪和尊贵,以及与天神和上古圣人的联系。诗词运用华丽而富有意象的语言,给人以庄重肃穆的感觉,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古代礼制和传统价值的传承和推崇。

  • 《自戏三绝句·心重答身》

    因我疏慵休罢早,遣君安乐岁时多。世间老苦人何限,不放君闲奈我何。

  • 《棣棠花》

    绿罗摇曳郁梅英,袅袅柔条韡韡金。荣萼有光倾日近,仙姿无语击春深。盛传覆弟承华喻,别纪遗恩芾木阴。晚圃甚花堪并驾,周诗明写友于心。

  • 《闰四月夜草亭独坐玩月》

    山城向中夜,暑气亦渐歇。幽蛩互喧静,飞萤乱明灭。清风开竹杪,入此半轩月。坐久观我身,不见烦恼热。天边白玉盘,只恐有时缺。颇思得诗句,倾道好时节。著意搜万象,万象无一说。

  • 《绿珠》

    娉婷名家姝,荣显晋朝使。斛珠不论货,得奋巾栉侍。一笑金谷春,粉黛皆斂避。岂知步障中,乃复为愁地。念主爱妾深,因妾为主累。□楼风月愁,残花抱春坠。

  • 《郊庙朝会歌辞建隆乾德朝会乐章二十八首》

    嘉彼合颖,致贡升平。异標南亩,瑞应西成。德至于地,皇祗效灵。和同之象,焕发祥经。

  • 《沁园春 以上周咏先据至正集七十九,补许有》

    采诗洹水,清秋兴来,不暇求工。致行云流水,虽违高古,亦无浮丽,更有佳人。韶音同韵,芝兰同气,笑高山□□□中。宰相倡酬,余力判酒,政兼花事。休教阮家三品,但身闲便(下缺)残词。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