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十六皇帝行奏隆安之曲》

礼备乐成,干健天行。
帝容有穆,佩玉锵鸣。

作者介绍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作品评述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十六皇帝行奏隆安之曲》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杨亿。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中第十六首是皇帝行奏的隆安之曲。
礼仪备齐,乐曲妙成,皇帝威仪庄重,佩玉发出清脆的声音。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皇帝行进仪式,以及仪式中所奏的《隆安之曲》。通过描述仪式的庄重和乐曲的美妙,传达了皇帝威严的形象和仪式的庄重隆重。

赏析:
这首诗以庄重、庄严的语言描绘了皇帝行进仪式的盛况。第一句“礼备乐成,干健天行”表达了仪式庄重的氛围,礼仪的周全和乐曲的完美呈现。这里的“干健天行”可以理解为皇帝行进的威武气势,也暗示了皇帝充满力量和能量的形象。

接下来的两句“帝容有穆,佩玉锵鸣”,描绘了皇帝的仪态和佩戴的玉饰。其中,“帝容有穆”表达了皇帝的威严和庄重,而“佩玉锵鸣”则形象地描绘了皇帝身上玉饰发出的清脆声音。这里的“佩玉”也象征着皇帝的尊贵地位。

整首诗通过对仪式和乐曲的描绘,展现了皇帝的威严形象和庄重隆重的仪式场景。它不仅是对皇帝的颂扬,也是对宋代社会庄重仪式和乐章的赞美。该诗以优美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向读者展示了宋代皇帝行进仪式的壮丽景象,体现了宋代文化的庄重和盛世的气象。

  • 《立秋夕凉风忽至炎暑稍消即事咏怀寄汴州…尚书》

    袅袅檐树动,好风西南来。红缸霏微灭,碧幌飘飖开。披襟有馀凉,拂簟无纤埃。但喜烦暑退,不惜光阴催。河秋稍清浅,月午方裴回。或行或坐卧,体适心悠哉。美人在浚都,旌旗绕楼台。虽非沧溟阻,难见如蓬莱。蝉迎节又换,雁送书未回。君位日宠重,我年日摧颓。无因风月下,一举

  • 《工部发引日属伤足卧疾不遂执绋》

    子春伤足日,况有寝门哀。元伯归全去,无由白马来。笳箫里巷咽,龟筮墓田开。片石潺湲泪,含悲叙史才。

  • 《卧云》

    满室天香仙子家,一琴一剑一杯茶。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惹人间桃李花。

  • 《禾川归途》

    天亦寒痴日易曛,客情暗暗似春云。不知细雨止还作,自倚篮舆看水纹。

  • 《白石洞》

    片石立云端,群峰向下看。夜坛星斗近,秋阁洞天寒。泉滴疑传漏,人危怯倚阑。降魔孤剑在,却并御书安。

  • 《双峰定水璘老送木犀香五首》

    谁言定水禅,入定似枯木。飞入广寒宫,收得香万解。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