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早起赴池亭。
看初日、照娉婷。
风盖露珠倾。
又胜似、前时雨声。
水沉乡里,锦云深处,双桧插天青。
一叶钓舟轻。
似野渡、无人自横。
《太常引·幽人早起赴池亭》是元代许有壬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幽人早起赴池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宁静、宜人环境的向往。
诗词描绘了清晨的美景,初日照耀下,明媚而婉约。清风吹动,露珠如玉一般洒落,仿佛是比之前的雨声更加动听悦耳。水面沉静,如同融入乡里的宁静,而锦云深处的双桧高耸入云,给人以壮丽的美感。
诗意上,这首诗表达了幽人早起的宁静和愉悦,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幽人早起,迎接朝阳的初光,感受清风拂面,赏析清晨的美景,仿佛身临其境,与自然融为一体。诗中的水、云、桧等意象,寄托了作者内心对宁静、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美。
这首诗词展现了元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意象运用,让人感受到了清晨的宁静和美好,同时也传递出作者对于宁静、自然环境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宜人环境的渴望,既是元代文人的审美情趣的体现,也是对现实生活中繁忙喧嚣的追求与抒发。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意象运用,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幽人早起的宁静和美好。
恋眼哝心终未改。向意间长在。都缘为、颜色殊常,见馀花、尽无心爱。都为是风流セ。至他人、强来厮坏。从今后、若得相逢,绣帐里、痛惜娇态。
槐夏风清麦已秋,三千珠翠从宸游。玉阶斗采忘忧草,水殿临观竞渡舟。
登名蟾窟值休辰,中外掀腾宠数频。锦帐握兰荣帝所,绣衣持斧耀江滨。两州民社施张在,四水门墙卜筑新。岂料生还杳无日,冢边唯卧石麒麟。
回銮下蒲坂,飞旆指秦京。洛上黄云送,关中紫气迎。霞朝看马色,月晓听鸡鸣。防拒连山险,长桥压水平。省方知化洽,察俗觉时清。天下长无事,空馀襟带名。
瘁感之作诗菊盏萸囊自古传,长房宁复是臞仙。应従汉武横汾日,数到刘公戏马年。对玉山人虽老矣,见恒河性故依然。王郎九日诗千首,今赋黄楼第二篇。
荆公六艺学,妙处端不朽。诸生用其短,颇复凿户牖。譬如学捧心,初不悟己丑。玉石恐俱焚,公为区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