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太府李萃卿挽词》

妙誉驰场屋,家风在搢绅
使华推厚德,卿月上通津。
齿德时方重,山丘迹已陈。
长年先友泪,怀感独沾巾。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作品评述

《太府李萃卿挽词》是宋代张耒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美名传遍宫廷,家风在搢绅使华推厚德,你的声望如月亮高悬于通津之上。你的品德如同牙齿一样坚固,山丘上的足迹已经留下。多年来,我与你结为好友,我的泪水流不尽,思念之情独自沾湿了手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张耒写给太府李萃卿的挽词,表达了对李萃卿的赞美和思念之情。诗中描述了李萃卿在宫廷中享有盛名,他的家族风范也在政治上得到了认可。他的美名如同在宫廷中传遍,如同月亮高悬于通津之上,照亮了整个社会。他的品德坚固可靠,就像牙齿一样可信赖。山丘上的足迹已经留下,这可能指的是他在事业上的成就和贡献。诗人与李萃卿结为好友已经有多年,他深深怀念李萃卿,泪水不断流淌,他的思念之情独自沾湿了手帕。

这首诗词通过对李萃卿的赞美和思念,展现了诗人对李萃卿的敬佩和友情之情。诗中运用了生动的形象描写和比喻手法,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李萃卿在宫廷中的崇高地位和优秀品德。同时,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李萃卿的深情厚谊,透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思念之情。

这首诗词充满了对友情和品德的赞美,展现了宋代士人对高尚道德和真挚友谊的追求。同时,诗人通过对李萃卿的描写,也展现了宋代社会中重视品德和人际关系的价值观。整首诗词既是对李萃卿的告别,也是对友情和高尚品德的颂扬。

  • 《九月八日送萧少府归洪州》

    明日重阳今日归,布帆丝雨望霏霏。行过鹤渚知堪住,家在龙沙意有违。

  • 《宫人欠伸图》

    舞困歌慵酒梦迟,小栏舒腕转腰时。落花垂柳娇无力,都送春愁上两眉。

  • 《惊蛰后雪访徐孟坚不遇坐待甚久》

    忽忽弄明珠,纷纷拥塞酥。都忘春老大,复作冷工夫。甲拆迟先达,芳菲约后图。兴来还兴尽,呵手复须臾。

  • 《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归帆 一作:征帆)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

  • 《颂古》

    放行把住谩周遮,一段风流出当家。不是当年漆桶破,争能撒土又抛沙。

  • 《杨岐山》

    千峰围古寺,深处敞楼台。景异寻常处,人须特达来。松杉寒更茂,岚霭昼还开。欲续丰碑语,含毫恨不才。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