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太和奉呈吉老县丞》

山拥鸠民县,江横决事厅。
土风尊健讼,吏道要繁刑。
觟(左角右虒)
今无种,蒲卢教未形。
里多齐瞯氏,材谢宋庖丁。
令尹三年课,斯人万物灵。
吾方师岂弟,僚友助丹青。

作者介绍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贊、颂(其中多爲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爲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爲第四十九卷。

作品评述

《太和奉呈吉老县丞》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拥鸠民县,
江横决事厅。
土风尊健讼,
吏道要繁刑。
觟(左角右虒)今无种,
蒲卢教未形。
里多齐瞯氏,
材谢宋庖丁。
令尹三年课,
斯人万物灵。
吾方师岂弟,
僚友助丹青。

诗意:
这首诗词以太和县向吉老县丞呈献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川、江河等自然景观以及土风、吏治等社会现象,表达了黄庭坚对治理理念和忠诚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山川、江河作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体现社会现象。"山拥鸠民县"表达了太和县山岳众多,人口稠密的情景,突显了该地的地理特点。"江横决事厅"则暗示了太和县的交通便利,以及政务繁忙的情况。

接下来的两句"土风尊健讼,吏道要繁刑",表达了土风尊重公正的诉讼制度,吏治严明,刑法繁重。这些描绘展现了太和县治理的特点和原则。

"觟今无种,蒲卢教未形"这两句意味深长。"觟"是一种祭祀用的器物,这里表示太和县的祭祀活动已经没有了前人的种子,蒲卢也尚未形成。这可以理解为黄庭坚对于传统文化衰退和新文化尚未形成的忧虑。

"里多齐瞯氏,材谢宋庖丁"这两句表达了太和县人才辈出,但又因时代不同而无法得到充分发挥。里多指太和县的人口众多,齐瞯氏指的是具有才华的人,宋庖丁则指的是古代有名的厨师。这里黄庭坚通过对人才和技艺的称赞,抒发了对于人才流失和才华被埋没的遗憾之情。

最后两句"令尹三年课,斯人万物灵。吾方师岂弟,僚友助丹青"表达了黄庭坚对吉老县丞的赞颂和敬意。令尹是吉老县丞的官职,三年课表示他在这个职位上服务了三年。"斯人万物灵"意味着他的治理使得百姓安乐,万物茂盛。最后两句则表达了黄庭坚自己是吉老县丞的学生,称其为师而非弟子,并感谢他的帮助和支持。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表达了对治理原则、文化传承和人才荒废的思考,同时以赞颂和敬意向吉老县丞表达了黄庭坚的敬仰之情。整体上,这首诗词展示了黄庭坚对于社会治理和文化传承的关切,以及对吉老县丞的赞颂和敬意。

  • 《即事》

    洞口桃花满意红,生憎蜂蝶太匆匆。山禽那更来捎蝶,打着秾枝半欲空。

  • 《哀谷亭(三首)》

    有客来传语,红巾更渡淝。苍茫连夜遁,不暇恋春衣。楼观怜焦土,阳和感杀机。道逢邻舍女,新向贼中归。

  • 《寄李侍郎》

    未照玉堂金炬莲,地官董正职尤专。常经要足邦中赋,胜算犹烦马上鞭。黄阁少须持紫橐,黑头早已继青毡。方今讲论肥民策,不数横流地上钱。

  • 《游峨眉十一首》

    虽知仙可学,酒盏唤渊明。未遂山中隐,聊为地上行。留人垂雨意,送客走泉声。初上乘危惯,归途更不惊。

  • 《遗任子渊省元六首》

    山花乱纷葩,崇兰度轻馥。谓言抱正身,何以堪众目。离披委丛萃,万物困幽独。美人寻当来,纫之佩空谷。

  • 《寄旧山隐者》

    别君须臾间,历日两度新。念彼白日长,复值人事并。未改当时居,心事如野云。朝朝恣行坐,百事都不闻。奈何道未尽,出山最艰辛。奔走衢路间,四枝不属身。名在进士场,笔毫争等伦。我性本朴直,词理安得文。纵然自称心,又不合众人。以此名字低,不如风中尘。昨逢卖药客,云是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