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太平吟》

太平时世园亭内,丰稔岁年村落间。
情味一般难状处,风烟草木尽闲闲。

作者介绍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作品评述

《太平吟》是宋代文学家邵雍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太平时世园亭内,
在丰稔的岁月和安宁的世界,
在村落之间。
情味一般难状处,
感情的味道无法言喻,
无法形容的地方。
风烟草木尽闲闲。
风景、云烟、草木,
尽情地自由自在地舒展。

诗意:
《太平吟》描绘了一个太平盛世的景象,诗人邵雍以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他对这个时代的向往和赞美。诗中所述的太平时世,指的是一个和平繁荣、人民安定的社会环境。园亭和村落则象征了人们的生活和社交场所。诗人感叹太平时世使人难以言喻的情感难以表达,同时描述了大自然的景象,表达了大自然的自由和宁静。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太平时世的生动描绘,展示了邵雍对和平安宁的向往和对自然世界的热爱。诗中所描述的园亭和村落,代表了人们的生活和社交,而太平时世则是这些生活的背景和环境。诗人用"情味一般难状处"来形容太平时世中的情感,表达了他对这种无法言喻的感受的理解和认同。最后一句"风烟草木尽闲闲"则通过描绘风景、云烟、草木的自由自在,表达了大自然的宁静和安详。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意象,表达了对太平盛世和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向往。它展现了邵雍对和平、宁静和自由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种理想化状态。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和描绘景象上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给人以美好的意境和思考的空间。

  • 《问洛上王宰访商山青竹鞭》

    蜀鞭虽紫多轻脆,最重商山节眼完。挂在苍崖饱风雪,藓花如漆试求看。

  • 《代儿童作立春贴门诗三首》

    盛族推山长,修龄号栎翁。屏花春不老,日日是东风。

  • 《晨诣祥符寺》

    上马鸡始鸣,入寺钟未歇。草际起微风,林端淡斜月。僧房湛幽寂,假寐待明发。松径断无人,经声在清樾。

  • 《次韵程帅二首》

    满怀披雾慰生平,到日音容隔暮城。想见舟中留郭泰,可能酒处欠公荣。韦家相业应门户,谢氏才华况弟兄。愧我携儿在尘滓,寸田墝埆望茨京。

  • 《风入松》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 《已至湖尾望见西山三首》

    千里都无半点山,如何敢望有人烟。不教远树遮栏却,芦荻生来直到天。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