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泰山》

敕使联镳上翠岑,飞泉跃涧吼雷音。
凌高一览知天远,迂曲千蹊觉洞深。
龙蛰沧溟蛟舞壑,枭横碧落凤归林。
山灵护得神祠在,苔蚀秦碑古树阴。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湖山类稿》卷三《夷山醉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出家爲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着《湖山类稿》十三卷、《汪水云诗》四卷、《水云词》二卷等(《千顷堂书目》卷二九、三二),已佚。今存刘辰翁批点《湖山类稿》五卷;清钱谦益据云间钞诗旧册辑成《水云集》一卷;今人孔凡礼增辑爲《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南宋书》卷六二有传。 汪元量诗,第一至五卷以清干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湖山类稿》、《水云集》爲底本,删去后者重出之诗。参校清吴翌凤抄本(有清顾至、黄丕烈跋,简称顾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末抄本《汪水云诗抄》一卷(有清毛扆校跋,简称毛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诗渊》引诗等。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作品评述

《泰山》是宋代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泰山上,皇帝的使者骑着马队穿过翠岑山脉,飞瀑跃过峡谷,发出雷鸣般的声响。站在高处俯瞰,感受到天空的辽远,蜿蜒曲折的小径让人觉得深入其中。龙蛰伏于浩渺的大海,蛟龙在山谷中起舞,雄鹰横飞于碧落之间,凤凰归巢于林中。泰山灵气护佑着神祠,苔藓侵蚀着秦碑和古树的阴影。

诗意:
这首诗以泰山为背景,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诗人通过形容泰山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山脉与文化遗迹之间的联系。泰山高耸入云,奇峰异石、飞泉流瀑、山谷回响,展现出其雄伟壮丽的景象。同时,诗中也暗示了泰山作为帝王封禅之地的神圣地位,以及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流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色,通过运用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泰山之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恢弘和神秘。首句"敕使联镳上翠岑,飞泉跃涧吼雷音"以豪迈的笔调描绘了驰骋在泰山山脉之间的使者队伍,以及飞泻而下的瀑布所带来的雷鸣般的声响,给人一种雄浑壮丽的感觉。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绘俯瞰泰山的景象,表达了对天空辽远和山脉曲折的感受。"凌高一览知天远"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远眺,感受到天地之间的辽阔无垠;"迂曲千蹊觉洞深"则揭示了泰山蜿蜒曲折的小径,给人一种探索未知的神秘感。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述龙蛰、蛟龙、枭和凤凰等形象,展示了泰山神秘而灵动的一面。"龙蛰沧溟蛟舞壑"以浩渺的大海和蛟龙起舞的场景,表现出泰山的神秘与动感;"枭横碧落凤归林"则以雄鹰横飞和凤凰归巢的形象,描绘泰山的辽阔和安宁。

最后两句"山灵护得神祠在,苔蚀秦碑古树阴"则表达了泰山作为神圣之地的保护力量,以及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流转对泰山的影响。山灵护佑着泰山的神祠,使其得以保存至今;而苔藓侵蚀着秦碑和古树的阴影,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痕迹,强调了泰山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贵性。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描写,展示了泰山的壮丽景色、神秘氛围以及与历史文化的紧密联系。诗人以豪迈激昂的笔调和细腻的描写手法,将泰山的美景和神秘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视觉和心灵上的震撼。这首诗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表达力,让人沉浸在泰山的壮丽与神奇之中,唤起对大自然和历史的敬畏之情。

  • 《竹枝曲》

    峨眉山头月如眉,画眉夬婿归不归。十日学德眉似月,眉成又是月圆时。

  • 《明日分弓亭按阅,再用西楼韵》

    眼看白露点苍苔,岁月飞流首屡回。老去读书随忘却,醉中得句若飞来。闻鸡午夜犹能舞,射雉西郊不用媒。自笑支离聊复尔,丹心元未十分灰。

  • 《病中寄武公望二首》

    轻去千金若弃遗,高情勇决固应稀。端来共我茅一把,不肯折君腰十围。世事弹棋无定局,人情蒙穽有深机。生涯也趁身强健,况是平阳德可依。

  • 《望初月简于吏部》

    泬寥中秋夜,坐见如钩月。始从西南升,又欲西南没。全移河上影,暂透林间缺。纵待三五时,终为千里别。

  • 《游七星岩》

    斗峰遥忆旧松台,为劝农耕特地来。短李高名光翠壁,伪刘陈迹没苍苔。洞天日永风埃净,岩壑云收霁色开。好景最宜供宴赏,操觚欲赋愧非才。

  • 《甲申中秋子中兄赋诗有人月分圆二十年之句盖》

    世事浑如蚋过前,刀头喜对镜飞天。阴晴万里同兹夕,离别前时照几年。此去莫令疏会合,从来无意必腾骞。几思种秫迎佳节,穷鬼还来笑买田。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