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探春令》

雕墙风定,绮窗烛灺,沈吟独坐。
料雪霜深处,司花神女,暗里焚百和。
恼人一阵香初过。
把清愁薰破。
更那堪得,冰姿玉貌,痛与惜则个。

作者介绍

赵长卿号仙源居士。江西南丰人。宋代著名词人。 宋宗室,居南丰。生平事迹不详,曾赴漕试,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从作品中可知他少时孤洁,厌恶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辞帝京,纵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乡邻,常作词呈乡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库提要》云:“长卿恬于仕进,觞咏自娱,随意成吟,多得淡远萧疏之致。”

赵长卿的文学成就

  赵长卿词作甚多,远师南唐,近承晏、欧,模仿张先、柳永,颇得其精髓,能在艳冶中复具清幽之致,为柳派一大作家。词风婉约,“文词通俗,善抒情爱”,颇具特色,耐读性强,享誉南宋词坛。多为咏颂风物之作,也间有讥时诮世、况己喻人的篇章,均清新活泼,自然天成。 著有词集《惜香乐府》10卷。毛晋刻入《宋六十名家词》中。最早是由乡贡进士刘泽整理编集,并以春景、夏景、秋景、冬景及总词、贺生辰、补遗类编,厘为十卷。《四库全书总目》对其有评论。《全宋词》录有其词339首,为宋代词人现存作品最多的作家之一。明代毛晋云:长卿的词“方之徽宗”,“响出云霄矣。”

赵长卿的生卒年考

  唐圭璋的《两宋词人时代先后考》把赵长卿排在北宋末期的词人中,生卒年均不可知。但在《惜香乐府》第三卷末尾有一段附录,记张孝祥死后临乩事。考张孝祥卒于南宋乾道五年(1169),那时赵长卿还在世作词,可知他是南宋初期人。有学者对赵长卿所处的具体时代进行了基本的考证,得出他的生活年代大约在北宋末南宋初,即徽宗(1101-1125)、钦宗(1126-1127)朝,南宋高宗(1127-1162)及孝宗(1162-1189)朝前半期,周邦彦、李清照同期稍后,辛弃疾之前。

作品评述

《探春令·雕墙风定》是宋代赵长卿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雕墙风定,华丽的窗户上点着烛光,我默默地坐在那里。
想象着雪花和霜冻的深处,那位司花的神女,悄悄地焚烧着百和香。
令人恼人的香气一阵阵地飘过,清晨的忧愁被香气驱散。
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她冷冰般的容颜,美丽而令人心痛,我不禁怜惜起她来。

诗意:
《探春令·雕墙风定》通过描绘一幅静谧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诗中的主人公坐在华丽的窗前,借由烛光的映照,回想起一段与司花神女有关的往事。诗人用雕墙风定的景象,表达了他内心的平静和思索。同时,他通过描写司花神女焚烧百和香的场景,表达了对她的思念和想象。诗人感叹着司花神女的美貌和冷漠,这种美丽让他既痛苦又怜惜。

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寂静而迷人的场景,通过意象的运用,将情感表达得深入人心。诗人通过雕墙风定的景象,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和安定。窗户上的烛光照耀着他独自坐着,思考着过去的事情。他想象着司花神女在雪霜深处焚烧香气,这种想象让他感到恼人的香气扑鼻而来,将清晨的忧愁驱散。诗中的冰姿玉貌,表达了司花神女的美丽,同时也传递了诗人对她的痛苦和怜惜之情。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悠远,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受空间。

  • 《闽中秋思》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 《踏莎行·晚景》

    流水孤村,荒城古道。槎牙老木乌鸢噪。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风暝寒烟,天低衰草,登楼望极群峰小。欲将归信问行人,青山尽处行人少。

  • 《送似表弟还乡》

    话别几年一月留,离歌还起楚江楼。往来笑了蚁旋磨,得失顾予鱼中钩。雍具且侯真戏事,冯唐已老盍归休。凭君为扫筠庄榻,要着南来新白头。

  • 《吊柴道士》

    老子犹龙不可亲,庄周与蝶孰为真。补还石鼎吟边句,飞作临皋梦里人。

  • 《千叶牡丹》

    濯水锦窠艳,颓云仙髻繁。全欹碧槲叶,独占紫球栏。谁谓萼华极,芳心多隐桓。

  • 《酬僧》

    吾师既续惠休才,况值高秋万象开。吟处远峰横落照,定中黄叶下青苔。双林不见金兰久,丹楚空翻组绣来。闻说近郊寒尚绿,登临应待一追陪。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