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胜宾春,华灯照夜,穷冬浑然如客。
炉焰麟红,杯深翡翠,早减三分寒力。
一笑团栾处,恰喜得、雪消风息。
苔枝数蕊明珠,恍疑香麝初拆。
懊恨东群无准,甚朝做重阴,暮还晴色。
唤燕呼莺,雕花镂叶,机巧可曾休得。
静里无穷意,漫看尽、纷纷红白。
且听新腔,红牙玉纤低拍。
赵以夫(一一八九~一二五六),字用父,号虚斋。居长乐(今属福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知监利县。理宗端平初知漳州。嘉熙初以枢密都丞旨兼国史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二年,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四年,复除枢密都承旨(《宝庆四明志》卷一)淳祐五年(一二四五),出知建康府,七年,知平江府(《南宋制抚年表》卷上)。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宝祐四年卒,年六十八。事见《后村大全集》卷一四二《虚斋资政赵公神道碑》。
《探春慢(四明次黄玉泉)》是宋代赵以夫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宝胜宾春,华灯照夜,
春天宝胜宾馆里,华灯照亮了夜晚,
穷冬浑然如客。
寒冷的冬天完全消失了。
炉焰麟红,杯深翡翠,
壁炉中的火焰呈现出绚丽的红色,酒杯中的酒呈现出深翠的颜色,
早减三分寒力。
早已减弱了三分严寒的力量。
一笑团栾处,恰喜得、雪消风息。
在笑声中,栾树上的雪消融了,风也停息了。
苔枝数蕊明珠,恍疑香麝初拆。
苔藓上点缀着几朵明亮的珍珠,仿佛是初次散发出香麝的芬芳。
懊恨东群无准,甚朝做重阴,暮还晴色。
对于东方的乌云来临没有准备,早晨都变得阴沉,傍晚又恢复晴朗。
唤燕呼莺,雕花镂叶,机巧可曾休得。
呼唤燕子,召唤黄莺,雕花装饰的树叶,机巧的制作可曾停止。
静里无穷意,漫看尽、纷纷红白。
在宁静中有无尽的情感,放眼望去,红色和白色层出不穷。
且听新腔,红牙玉纤低拍。
现在听听这新的曲调,红牙和玉指轻轻地拍打。
诗词的诗意是描绘了春天的来临,寒冷的冬天渐渐消退,宝胜宾馆里的华灯照亮了夜晚。诗人通过描绘炉火、酒杯、笑声、苔藓等细节,表达了春天的盛景和喜悦的心情。他也提到了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如东方的乌云突然来临、机巧的手工制作无法停止等。整首诗词以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情感为主题,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感受力。
名擅章台第一家,忍将憔悴送年华。容销已失如眉叶,才尽难回比雪花。才见高楼堪系马,俄同寒树与栖鸦。荣枯只是寻常事,忽漫逢时莫自夸。何处相逢最有情,平康曲转大堤横。回眸不忍枝头望,携手真愁树底行。近泪几丝浑欲断,牵情千缕苦相萦。自经委谢无穷忆,应悔风花忒煞轻。
凭高望不极,望断动愁情。落日凄凉处,西风点染成。丹枫明野驿,白水浸江城。马上人回首,戎戎黯客程。
一笑灵龟尾曳涂,扁舟聊复寄菰蒲。潮生潮落帆来去,云卷云舒山有无。风定若教胥怒息,月明空忆蠡游孤。渔翁不识人间事,白发青蓑酒满壶。
诗客少微家,世有斗南人杰。一段素襟清韵,似玉壶冰雪。怀中卿相饱经纶,况是好时节。我有太平歌颂,待形容贤业。
深堂杰阁松风鸣,黄梅已过双溪晴。不知城高乃有此,六月表里冰壶清。我来蒙师炷香鼎,旋汲溪泉为煎茗。明朝又送不托材,大慰枯肠怯龙饼。
麻姑一女子,处处有仙坛。地古留遗嘛,君今住此山。流泉清涧底,落日乱峰间。闻有蔡经者,时时得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