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芳昼。
甚怕冷添衣,伤春疏酒。
正绯桃如火,相看自依旧。
闲帘深掩梨花雨,谁问东阳瘦。
几多时,涨绿莺枝,堕红鸳甃。
堤上宝鞍骤。
记草色薰晴,波光摇岫。
苏小门前,题字尚存否。
繁华短梦随流水,空有诗千首。
更休言,张绪风流似柳。
李彭老(约公元1258年前后在世)字商隐(词综作字周隐,此从绝妙好词),号筼房,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宝佑末前后在世。淳佑中,官沿江制置司属官。工词,与周密、吴文英等相唱酬。尝纳妾,吴文英作绛都春词以贺。彭老所作词,周密绝妙好词采录不少,与弟李莱老同为宋遗民词社中重要作家,合有《龟溪二隐词》。
《探芳讯(湖上春游,继草窗韵)》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李彭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探寻芳草的消息(在湖上春游,延续《草窗韵》)
朝代:宋代
作者:李彭老
对于芳昼,甚怕寒冷而添衣,
伤了春天,疏忽了酒宴的欢乐。
桃花正盛如火,我们相互注视依旧。
闲帘深深地遮掩着梨花雨,
谁来询问东阳瘦弱的你。
多少时光,涨绿了莺枝,落下了红鸳甃。
堤岸上的宝鞍突然加速。
记住了草色的清香,波光摇曳着山峦。
苏小门前,刻字是否还留存。
繁华转瞬即逝,像流水一样随波逐流,
只剩下了一千首诗。
不要再说,张绪的风流如柳树一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春天花草的美丽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逝去时光的思念之情。诗人首先描述了自己怕寒冷,需要添衣的心情,以及忽略了春天的美好和宴会的欢乐。然后,他描述了盛开如火的桃花和两人相互注视的情景,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中描绘了一幅湖上春游的景象,通过闲帘深深遮掩的梨花雨,诗人表达了对东阳瘦弱的人的关心。接着,诗人描述了时光的流转,莺枝渐绿,红鸳甃逐渐凋谢,宝鞍急速驰骋,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物事的变迁。
诗的最后,诗人提到苏小门前是否还留存了自己刻的字,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物事的易逝。繁华转瞬即逝,只有诗歌永存。诗人呼吁不要再谈论张绪,将其风流比作柳树,表达了对过往时光和人事的告别之情。
整首诗以流畅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春日的美景,通过对时光流转和物事易逝的反思,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诗歌永恒价值的思考。
三十余年吴楚客,如今方觉负初心。凌霄神骏怀支遁,高屐貂裘怪惠琳。洛浦春光花满树,渭川风景竹成林。归来不用鸣长铗,时复一吟梁甫吟。
燕含非无相,鸢肩会有时。三薰珍敝帚,一笑玩征棋。松菊吾家物,衡茅厥父基。青峰帘独卷,细和式微诗。
去年别我向何处,有人传道游江东。谓言挂席度沧海,却来应是无长风。
繁总近何如,君才必有余。身欢步兵酒,吏写鲁连书。坐默闻鼙吹,庭班见雪初。沉碑若果去,一为访邻居。至老不相疏,斯言不是虚。两心宜一体,同舍又邻居。晓角秋砧外,清云白月初。从军何有用,未造鲁连书。
人人饱食即安眠,惭愧师营粥饭缘。三篾绕身犹未解,斋厨已报爨无烟。
妾本秦罗敷,家住曲江曲。门前杨柳青,春风啼布谷。树头桑初芽,家家蚕始浴。相呼出采桑,采桑如采玉。屈曲回高枝,攀条剪柔绿。朝晴采桑南,暮雨采桑北。采得桑归迟,小姑怨相促。陌上绮罗人,问妾眉何蹙。妾恨妾自知,问妾何所欲。消磨三十春,渐喜蚕上簇。一丝一线工,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