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摊声浣溪沙(天雨新晴,孙使君宴客双石堂,遣官奴试小龙茶)》

日照门前千万峰。
晴飙先扫冻云空。
谁作素涛翻玉手,小团龙。
定国精明过少壮,次公烦碎本雍容。
听讼阴中苔自绿,舞衣红。

作者介绍

毛滂(一○六○~?)字泽民,号东堂居士,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以父荫入仕,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官郢州长寿尉。哲宗元祐中,爲杭州司法参军,移饶州。绍圣四年(一○九七),知武康县。徽宗崇宁初,召爲删定官(《苏轼诗集》卷三一施元之注)。政和四年(一一一四),以祠部员外郎知秀州。宣和六年(一一二四)尚存世。事见《东堂集》有关诗文。有《东堂集》六卷,诗四卷,书简二卷,乐府二卷及《东堂词》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成《东堂集》十卷,其中诗四卷。 毛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他书,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摊声浣溪沙(天雨新晴,孙使君宴客双石堂,遣官奴试小龙茶)》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毛滂。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日照门前千万峰,
晴飙先扫冻云空。
谁作素涛翻玉手,
小团龙。

定国精明过少壮,
次公烦碎本雍容。
听讼阴中苔自绿,
舞衣红。

中文译文:
阳光照耀下,门前千万山峰,
晴空中的微风先驱除去寒冷的云雾。
谁使得洁白的波涛翻滚着如玉的手,
小小的水泡形似龙。

国家的安定离不开明智的领导,
次位的公卿也为繁琐事而忙碌。
听审案件的地方苔藓自然生长绿意,
舞蹈的衣裙则染上了鲜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景色和宴会场景,通过自然景物和人物行为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深刻的意境和情感。

诗的开头以山峰为背景,阳光照耀下的山峰给人以壮丽和广阔的感觉。晴空中的微风吹散了云雾,预示着天气转晴,气象宜人。

接着,诗人以一种夸张的手法描述了谁使得波涛翻滚的画面。这里通过描写素手翻动水波,将水泡比作小团龙,表达了水波的生动和灵动之美。这里的描写既有写实的成分,也带有一定的想象力,使诗中的景物更具有鲜明性和表现力。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转向人物场景的描写。他表达了国家的安定离不开明智的领导,同时也提到了公卿为繁琐事而忙碌的情形。这里通过对比,凸显了领导者与次位官员的不同角色和所承担的责任。

最后两句描写了听讼的地方长满了苔藓,而舞蹈的衣裙则染上了鲜红的颜色。这里通过对比阴暗和明亮、绿色和红色的对比,传达了一种生动的画面感和对比效果。同时也暗示着人们在生活中的纠纷和矛盾,生活的复杂性。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交织着人物形象的描写,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出丰富的意境和情感。这首诗以其独特的形象和表现手法,将自然景物和人物行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受。

  • 《如占城经吴川极浦亭》

    颠风吹雨过吴川,极浦亭前望远天。有路可通环屿外,无山堪并首阳巅。溪云起处潮初长,夜月高时人未眠。异日北归须记取,平芜尽处一峰圆。

  • 《悼罗隐》

    一著谗书未快心,几抽胸臆纵狂吟。管中窥豹我犹在,海上钓鳌君也沈。岁月尽能消愤懑,寰区那更有知音。长安冠盖皆涂地,仍喜先生葬碧岑。

  • 《潭老号古渊》

    蛟龙窟宅初无底,神禹难穷浅与深。好把凝流消息子,沛然为雨活丛林。

  • 《满庭芳(中秋)》

    夹水松篁,一天风露,觉来身在扁舟。桂花当午,雪卷素光流。起傍蓬窗危坐,飘然竟、欲到瀛洲。人世乐,那知此夜,空际列琼楼。休休。闲最好,十年归梦,两眼乡愁。谩赢得、萧萧华发盈头。往事不须追谏,从今去、拂袖何求。一尊酒,持杯顾影,起舞自相酬。

  • 《病起初见宾僚,时上疏丐未抱陆务观云︰春初》

    迟日温风护海棠,十分颜色醉春妆。天公已许晴教好,说与鸣鸠一任忙。报事碧鸡坊里来,今年花少似前回。笙簧冷落遨头病,不著梁州打不开。

  • 《潜夫咏》

    有叟匿姓名,自号为潜夫。潜身在云泉,潜心入虚无。身心俱已潜,质直反若论。智者谓之智,愚者谓之愚。愚智自彼异,潜夫未曾殊。陶陶乐天和,任性何曾拘。宗儒述孟轲,好道注阴符。虚堂踞高台,往往谈浮图。漫衍虽无家,大方贵无隅。俗人每侧目,订之为狂徒。素隐而行怪,执政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