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我成命,於昭黄祇.裘冕而祀,陟降在斯。
五音克备,八变聿施。
缉熙肆靖,厥心匪离。
贺知章,字季真,会稽永兴人。少以文词知名,擢进士,累迁太常博士。开元中,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奏请知章入书院,同撰《六典》及《文纂》。后转太常少卿,迁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改授工部侍郎,俄迁秘书监。知章性放旷,晚尤纵诞,自号四明狂客,醉后属词,动成卷轴。又善草隶,人共传宝。天宝初,请为道士还乡里。诏赐《镜湖剡川》一曲,御制诗以赠行,皇太子已下咸就执别,年八十六卒,肃宗赠礼部尚书。诗一卷。 贺知章字季真,会稽永兴人。证圣初擢进士第,陆象先引为太常博士,累迁祕书监。天宝三载请为道士还乡里,未几卒,年八十六。补诗一首。
这首诗是贺知章创作的《唐禅社首乐章·太和》。以下是对诗的中文译文以及相关赏析:
太和,也就是指唐太和年间(公元827-835年),当时贺知章还未出生。这首诗是他后来在西安成大禅寺的禅社所作,寓意为回到太和时代。
诗的内容主要描述了在庄严的仪式中,他们庄重地肃立,向昭黄神明祭祀。他们戴上华贵的冠冕,登上高台,进行祭祀仪式。五音(指音乐的五音),八变(指音乐的八个调式)全都合拍谐和地奏响。整个场面肃穆安静,他们的心志与神明息息相通。
这首诗倾注了贺知章对仪式的庄重态度以及对音乐的赞美之情。通过描述祭祀仪式的细节和音乐的和谐之美,诗中传达了作者对宗教仪式的敬意和对艺术的追求。这也反映了唐代文人重视礼仪和音乐的传统习惯。整首诗言简意赅,节奏明快,语言优美,在章法上注重对仗和音韵的呼应,体现出贺知章的才华和诗境的独特魅力。
新学轻馀子,忠怀策万言。治安犹涕泣,师友故渊源。日曳尚书履,风生刺史轓。汉庭谁第一,殊未逊公孙。
崖窦乳堪啜,凝眸翠作屏。老禅初定起,山鸟中呼名。
郁萧空殿倚云霓,玉气珠辉冠紫微。暂到帝城朝斗会,却思岩窦负琴归。日奔内景乾坤静,泉漱清音杞菊肥。却到水乡深邃住,晴岚掩映簇春晖。
独帆如飞鸿,清江转山急。回首白云多,山寒夜中泣。
上人来访我,袖里出佳篇。穷理通三命,知音妙七弦。不妨时对榻,聊与共谈禅。一饭虽粗粝,闲中且结缘。
西亭石竹新作芽,游丝已罥樱桃花。鸣鸠乳燕春欲晚,杖藜时复话田家。田家父老向我说,“谷雨久过三月节。春田龟坼苗不滋,犹赖立春三日雪。”我闻此语重叹息,瘠土年年事耕织。暮闻穷巷叱牛归,晓见公家催赋入。去年旸雨幸无愆,稍稍三农获晏食。春来谷赋复伤农,不见饥鸟啄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