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唐禅社首乐章·肃和》

黄祇是祗,我其夙夜。
夤畏诚絜,匪遑宁舍。
礼以琮玉,荐厥茅藉。
念兹降康,胡宁克暇。

作者介绍

贺知章,字季真,会稽永兴人。少以文词知名,擢进士,累迁太常博士。开元中,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奏请知章入书院,同撰《六典》及《文纂》。后转太常少卿,迁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改授工部侍郎,俄迁秘书监。知章性放旷,晚尤纵诞,自号四明狂客,醉后属词,动成卷轴。又善草隶,人共传宝。天宝初,请为道士还乡里。诏赐《镜湖剡川》一曲,御制诗以赠行,皇太子已下咸就执别,年八十六卒,肃宗赠礼部尚书。诗一卷。 贺知章字季真,会稽永兴人。证圣初擢进士第,陆象先引为太常博士,累迁祕书监。天宝三载请为道士还乡里,未几卒,年八十六。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唐禅社首乐章·肃和》
黄祇是正直的人,我向他学习日夜勤奋。虽然畏惧而恭敬,却无法宁舍。我以礼仪敬献琮玉,献上茅草细软之物。思念降下康乐,我怎能有闲暇。

诗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创作的,通过描写自己向黄祇学习的心情和动作,表达了对于追求正直和勤奋的渴望。诗人将自己的敬意表达出来,用礼仪来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忧虑,认为自己无法拥有闲暇,因为追求正直和勤奋是一种持续的努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思熟虑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诗中的"黄祇"象征着道德高尚的人或先贤,诗人对他的崇敬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将自己比喻为"夙夜",强调自己的学习和奋斗不停止。他对于道德和礼仪的追求表现出他的坚定信念。同时,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担忧,他认为自己无法有闲暇,因为努力追求正直和勤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整首诗词既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德的追求和敬佩,又传达了诗人对于追求者所要面临的不易。

  • 《答山谷先生》

    四篇诗得褭蹄金,妙旨初临法语寻。要我尽除儿子气,知公全用老婆心。平章许事真难可,付嘱斯文岂易任。感激面东垂涕泗,高山从此少知音。

  • 《和傅山父红梅韵二首》

    节士耻随时世妆,若为妩媚著春裳。何如清淡甘天分,莫与儿曹较色香。

  • 《长思仙》

    出家人。要求真。遍计长空绝点尘。明知虚谷神。日为邻。月为亲。天地之中转法身。方知物外人。

  • 《落花(七首)》

    一自相从十八姨,春山游遍故枝移。扑帘时助娇娥绣,点砚常窥骚客诗。国色尚存衣带引,清香不改月明知。蝶来北苑蜂南去,谁向楼头话别离。

  • 《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

    早擅渊源学,常怀恳款忠。云龙际千载,典册冠三公。论谏宁中止,谋谟不苟同。此心谁复识?志士泣秋风。

  • 《端砚六绝》

    至宝非关少识真,都缘未睹十城珍。如何绝域穷南地,却有唐朝辅相人。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