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之穷,奔大麓。
天厚黄德,狙犷服。
甲之櫜,弓弭矢箙。
皇旅靖,敌逾蹙。
自亡其徒,匪予戮。
屈rH猛,虔栗栗。
縻以尺组,啖以秩。
黎之阳,土茫茫。
富兵戎,盈仓箱。
乏者德,莫能享。
驱豺兕,授我疆。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调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里行。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擢尚书礼部员外郎。会叔文败,贬永州司马。宗元少精警绝伦,为文章雄深雅健,踔厉风发,为当时流辈所推仰。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居闲益自刻苦。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读者为之悲恻。元和十年,移柳州刺史。江岭间为进士者,走数千里,从宗元游。经指授者,为文辞皆有法,世号柳柳州。元和十四年卒,年四十七。集四十五卷,内诗二卷,今编为四卷。
唐既受命李密自败…为兽之穷第二
兽之穷,奔大麓。
天厚黄德,狙犷服。
甲之櫜,弓弭矢箙。
皇旅靖,敌逾蹙。
自亡其徒,匪予戮。
屈蠭猛,虔栗栗。
縻以尺组,啖以秩。
黎之阳,土茫茫。
富兵戎,盈仓箱。
乏者德,莫能享。
驱豺兕,授我疆。
中文译文:
昔日唐朝大将李密,一代英雄,但最终败亡于兽穷之地。
兽之穷,指的是楚地的大麓山,而李密的军队在此处遭到了溃败。
天空而厚重,明亮而黄金般的德行光辉,象狙猴般骁勇无畏的身躯。
他们穿着坚固的铠甲,手持弓箭与箭袋。
皇家的军队安抚了叛乱,敌人被打得节节败退。
然而我自己的士兵也在战斗中身亡,我无法亲自杀敌。
我屈从于恶狼般凶猛的敌人,心怀谨慎和敬畏。
我向他们用丝线约束,用米饷满足。
广袤的土地,黎民茫茫。
富裕的军队和仓库充满了兵器。
德行如此匮乏,没有人能够享受。
我驱赶着豺狼和猛兽,为国家争取土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大将李密因战败而被驱逐到兽穷之地的境况。通过对天、人、物的具体描写,诗中呈现出了一种充满挣扎和困惑的境况。
首先,诗中通过对天的描写,形容了狸猿般勇猛的李密和他的军队的光辉形象,暗示了他们的威风和英勇。然而,李密的军队最终仍然败亡于兽穷之地,显示了他们的困境和挣扎。
诗中还描绘了李密对敌人的畏惧和敬畏,展示了他的智谋和谨慎。他无法亲自击杀敌人,只能通过限制他们的行动来控制。
此外,诗中也揭示了国家和人民的困境。土地广袤,但没有人能够享受富裕和德行,只有战争和疾苦。最后,诗描绘了李密驱赶豺狼和猛兽,为国家争取土地的壮举,显示了他的忠诚和奋斗精神。
整首诗通过具体的描写和对人物内心的描绘,展现了战争带来的困境和挣扎,同时也体现了李密的英勇、智慧和忠诚。这首诗同时也可以被看作是对战争的思考和批判,呼吁和平和社会的繁荣。
刘根昔成道,兹坞四百年。毿毿被其体,号为绿毛仙。因思清泠汲,凿彼岝峉巅。五色既炼矣,一勺方铿然。既用文武火,俄穷雌雄篇。赤盐扑红雾,白华飞素烟。服之生羽翼,倏尔冲玄天。真隐尚有迹,厥祀将近千。我来讨灵胜,到此期终焉。滴苦破窦净,藓深馀甃圆。澄如玉髓洁,泛若
握固如婴儿,作气如壮士。二者非自然,皆出不容易。心为身之主,志者气之师。沉珠于深渊,养自己天地。
经邦论道职何卑,又是前朝卖饼儿。十乱五臣无煖席,三王四代是何时。
巡关每傍摴蒲局,望月还登乞巧楼。第一莫教娇太过,缘人衣带上人头。不知原在鞍轿里,将谓空驮席帽归。火炉床上平身立,便与夫人作镜台。
良夜维舟次,题诗最忆君。微钟花外度,清笛月中闻。灯报庭闱喜,杯从故旧分。西城驻马日,还与入山云。
老去心情故倦游,直诚自许赋休休。清流固已久绝望,白发只今空满头。软语每思挥玉麈,寻源便欲过瓜洲。他年一棹烟江雨,有愧轻轻不下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