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逢塘闸冠南中,小大高低十九峰。
东畔连尖尤秀绝,一双铜绿翠铺茸。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塘闸》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遇到的一座塘闸的景象。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
山逢塘闸冠南中,
小大高低十九峰。
东畔连尖尤秀绝,
一双铜绿翠铺茸。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的塘闸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山水之美的感受。诗中的"山逢塘闸"意味着作者在山中偶遇了一座塘闸,塘闸是一种水利设施,用于调节水位。"冠南中"表示这座塘闸位于南方山区的最高处。
接下来的两句"小大高低十九峰"描绘了塘闸周围的山峰,形容了山峰的大小和高低不一。"小大"表示山峰的大小不一,"高低"则表示山峰的高度不同。"十九峰"则表示了多个山峰的数量。
诗的后两句"东畔连尖尤秀绝,一双铜绿翠铺茸"描绘了塘闸东侧山峰的景色。"东畔"表示塘闸的东侧,"连尖尤秀绝"形容了山峰的形态,尖峰层峦叠嶂,非常秀美。"一双铜绿翠铺茸"则形容了山峰上的植被,绿意盎然,给人一种茂盛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塘闸和周围山峰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诗中展现了山水之美,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受。
有铁莫妄熔,熔作侠士椎。有帛莫妄缝,缝作山人衣。君看天放翁,气貌绝清赢。濩落七尺身,仁义充肤肌。无家救人穷,无田恤人饥。江湖三十秋,白头转岖崎。余情尚洒洒,不吐酸寒辞。事慕古豪杰,诸儿那得知。或云有仙骨,深中愈难窥。趫腾华佗戏,偃蹇梁鸿噫。世熊贵反覆,口语
夫差曾报阖闾仇,宋室南迁事竟休。和议有人增岁币,偏安无诏复神州。中朝已洒苌弘血,塞北空闻杜宇愁。莫上凤凰山顶望,冬青谁认旧陵邱?
小寒时节,正同云暮惨,劲风朝烈。信早梅、偏占阳和,向日暖临溪,一枝先发。时有香来,望明艳、瑶枝非雪。想玲珑嫩蕊,绰约横斜,旖旎清绝。仙姿更谁并列。有幽香映水,疏影笼月。且大家、留倚阑干,对绿醑飞觥,锦笺吟阅。桃李繁华,奈比此、芬芳俱别。等和羹大用,休把翠条
暖掠红香燕燕飞,五云仙珮晓相携。花开鹦鹉韦郎曲,竹亚虬龙白帝溪。富贵万场归紫酒,是非千载逐芳泥。不知多少开元事,露泣春丛向日低。
梅英弄粉。尚浅寒、腊雪消未尽。布彩箔、层楼高下,灯火万点,金莲相照映。香径纵横,听画鼓、声声随步紧。渐霄汉无云,月华如水,夜久露清风迅。轻车趁马,微尘杂雾,带晓色、绮罗生润。花阴下、瞥见仍回,但时闻、笑音中香阵阵。奈酒阑人困。残漏里、年年馀恨。归来沉醉何处
见见之时非是见,见犹离见若为论。钱塘江上中秋后,风急潮声万马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