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桃川》

流水桃花世已非,石林烟草尚芳非。
山中鸡黍聊炊午,眼底风尘且息机。
圣世难招秦晋隐,野心独爱芰荷衣。
寻真不遇空归去,笑指秋风绕翠微。

作者介绍

王十朋(一一一二~一一七一),字龟龄,号梅溪,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初添差绍兴府佥判,三十年,除祕书省校书郎,寻兼建王府小学教授。三十一年,迁着作佐郎、大宗正丞,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孝宗即位,除司封员外郎兼国史院编修官,累迁国子司业、起居舍人,改兼侍讲、侍御史。隆兴二年(一一六四),知饶州。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知夔州。三年,知湖州。四年,知泉州。七年,除太子詹事,以龙图阁学士致仕。七月卒,年六十。謚忠文。有《梅溪前后集》及奏议等五十四卷。事见本集附录《龙图阁学士王公墓志铭》,《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王十朋诗,以明正统刘谦刊《梅溪先生文集》(即《四部丛刊》影印本)爲底本,此本刊印粗陋,但后来各刊本均出此本。校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并参校清雍正唐传鉎重编《宋王忠文公全集》五十卷本(简称雍正本)和光绪重刊本(简称光绪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桃川》

流水桃花世已非,
石林烟草尚芳非。
山中鸡黍聊炊午,
眼底风尘且息机。
圣世难招秦晋隐,
野心独爱芰荷衣。
寻真不遇空归去,
笑指秋风绕翠微。

中文译文:
桃川的流水桃花已不再存在,
石林中的烟草也不再芳香。
山中的鸡黍勉强做午餐,
眼底的风尘只能暂时停息机器。
圣明的时代难以吸引秦晋的隐士,
野心独爱芰荷衣。
寻找真相却无法遇到,只能空手回去,
笑看着秋风绕着翠微。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桃川》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描绘桃川的景象,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诗中的流水桃花和石林烟草都是美好的景象,但作者指出它们已经逝去或不再如此,暗示现实世界的变化和流逝。山中的鸡黍只能勉强做午餐,眼底的风尘让人感到疲惫,这些描写展示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疲惫和厌倦。

然而,诗中也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渴望。作者提到圣世难以吸引隐士,暗示现实社会的扭曲和不完美。然而,作者的野心却独爱芰荷衣,这里芰荷衣可以理解为隐士的象征,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追求内心真实和纯粹的向往。

然而,寻找真相的努力却无法取得成功,只能空手而归。最后的笑指秋风绕翠微,则表达了一种豁达和坦然的心态,面对现实的不尽如人意,仍然能够保持微笑,坦然接受。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同时展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和追求真实的向往。诗中的意境清新,语言简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 《赠韦炼师》

    浔阳迁客为居士,身似浮云心似灰。上界女仙无嗜欲,何因相顾两裴回。共疑过去人间世,曾作谁家夫妇来。

  • 《泊杨港》

    龙华寺北板桥平,几户淮民结屋成。屡向封疆窥版籍,独游淮海陋功名。去年过此曾寻胜,今日逢人似隔生。怀抱激昂无可制,埋篷心折听江声。

  • 《和韩子文五首》

    寒浅定知春已至,意闲仍觉日初长。已谙荣谢如空幻,一室萧然且坐忘。

  • 《赠怀一上人》

    法师东南秀,世实豪家子。削发十二年,诵经峨眉里。自此照群蒙,卓然为道雄。观生尽入妄,悟有皆成空。净体无众染,苦心归妙宗。一朝敕书至,召入承明宫。说法金殿里,焚香清禁中。传灯遍都邑,杖锡游王公。天子揖妙道,群僚趋下风。我法本无著,时来出林壑。因心得化城,随病

  •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差差竹影连坡静,细细荷风透屋香。午寂睡余聊隐几,人间何用较闲忙。

  • 《新秋》

    江天七月火西流,残暑萧然一雨牧。手把芙蓉惊欲暮,身如蒲柳不禁秋。凉风作意侵团扇,斜日多情近小楼。有约南湖将艇子,晚香吹满白蘋州。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