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振窾木,槁叶随飞蓬。
起视篱下华,灼灼夭桃容。
天公等儿戏,小草发纖秾。
乍疑武陵源,秦人傥再逢。
又如灵云老,禅机投劒锋。
畴昔粪土广,靖节吾所宗。
不然荐坠露,三闾挹遐踪。
吕令载黄花,鞠裳表其衷。
浊醪乱眼缬,衰颜暂时红。
肯效玄都吟,葵麦摇春风。
李洪(一一二九~?),字可大(《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一),扬州(今属江苏)人。正民子。宋室南渡后侨寓海盐、湖州。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一一五五),官监盐官县税。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永嘉监仓。未几,奉召入临安任京职,官终知藤州。有《芸庵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五卷。事见宋陈贵谦《芸庵类稿序》及本集诗文。 李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桃花菊》是宋代李洪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声振窾木,槁叶随飞蓬。
秋天的声音震动着空荡的房梁,枯黄的叶子随着飞蓬一起飘荡。
起视篱下华,灼灼夭桃容。
抬头看篱笆下的花朵,桃花娇艳欲滴。
天公等儿戏,小草发纤秾。
似乎天神们正在玩耍,小草发出嫩绿的芽苗。
乍疑武陵源,秦人傥再逢。
突然觉得仿佛来到了神秘的武陵源,仿佛又遇到了秦时的人物。
又如灵云老,禅机投剑锋。
又像是灵动的云彩一样老去,禅机投入剑锋之间。
畴昔粪土广,靖节吾所宗。
曾经的肥沃土地广阔无垠,维护正义是我的信仰。
不然荐坠露,三闾挹遐踪。
否则就像荐坠的露水,三闾山深处的足迹消失不见。
吕令载黄花,鞠裳表其衷。
吕令载着黄花,鞠躬示意他的心情。
浊醪乱眼缬,衰颜暂时红。
浑浊的酒水使眼中的眼泪纷纷落下,苍老的面容暂时泛起红晕。
肯效玄都吟,葵麦摇春风。
愿意效仿玄都的吟唱,向着春风中摇曳的葵花和麦穗。
这首诗词《桃花菊》以秋天景色为背景,描绘了秋声、落叶、花朵、草地等自然元素,并融入了对历史人物和哲理的思考。作者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然和人生的变化,表现了对自然、历史和人情的感悟。整首诗词意境明朗,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唤起读者对生活和历史的思考,展示了李洪独特的艺术才华。
春到不择地,石傍花自开。
令月浓于耜,丰年兆太平。片飞何粲者,磈落太麤生。薛凤崩腾势,巫猿寂寞声。冰溪无豕渡,樵路有人行。巴峡疑无路,蓬山似有神。极涵天地混,光助日星新。开拓大千界,铺张九十春。闭门经几日,饥杀咽螬人。
曳杖上江城,清宵破二更。月回高树影,风壮急滩声。野艇鱼罾举,优场炬火明。湖塘正如此,回首忆柴荆。
芒芒北邙山,高坟尽无主。惟有石麒麟,相向立秋雨。
茂苑犹香名,南阳已荒皁。更兼芗林中,三洲是三岛。
关山劳眺望,宇宙忆经行。地隔南溟断,天低北斗横。高谯开远柝,孤枕历寒更。只影惟堪吊,殊乡鲜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