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田种秫供朋酒,三径黄花手自栽。
为米折腰刚不就,翻然解印赋归来。
徐钧,字秉国,号见心,兰溪(今属浙江)人。以父荫爲定远尉。宋亡不仕,金履祥尝延以教授诸子。精于史学,曾据《资治通鉴》所记事实,爲史咏一千五百三十首。今存《史咏集》二卷,五代部分已佚失。事见本集附许谦、黄溍、张枢序,清光绪《兰谿县志》卷五有传。 徐钧诗,以《宛委别藏·史咏集》爲底本,校以《续金华丛书》本(简称金华本)。
《陶潛》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徐钧。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公田种秫供朋酒,三径黄花手自栽。
为米折腰刚不就,翻然解印赋归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陶潜(徐钧)种植秫米的情景。陶潜用自己的公田种植秫米,以供应给朋友们享用美酒。他亲自在三条小径上种植了黄色的花朵。尽管他身体劳累,但仍然坚持自己的农活,不屈不挠地为了稻米而弯腰劳作。最终,他完成了赋税的任务,解下了印章,带着满足和喜悦归来。
赏析:
《陶潛》这首诗通过描写作者种植秫米的过程,表达了陶潜勤劳务实的品质和对农耕生活的热爱。他亲自动手栽种黄花,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农田的关怀。尽管劳作辛苦,但他不畏困难,坚持不懈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诗中的"公田"意味着这片土地不属于个人所有,而是属于公共利益,这体现了作者的公共精神和奉献精神。他种植秫米,是为了供应朋友们享受美酒,显示了他对友谊和人情的重视。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完成了赋税的任务,解印归来的喜悦之情。这里的"解印赋归来"可以理解为完成了自己的责任,解除了繁重的负担,回归了自己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刻画了作者陶潜的性格和态度,传递了对朴实农耕生活的赞美和对奉献精神的肯定。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友情和责任的独特感悟,表达了一种向往简单生活的心境。
吾宗手葺幽栖处,雪径依衡认虎跑。冻折岩前百寻木,压翻屋上几重茅。懒吟二首干韩愈。且耸双肩学孟郊。只怕景思来认业,别无人与子争巢。
晓日窥轩双燕语,似与佳人。共惜春将暮,屈指艳阳都几许,可无时霎闲风雨。流水落花无问处,只有飞云。冉冉来还去,持酒劝云云且住,凭君碍断春归路。
去年今日逢冬节,扑头扑面迎霜雪。今年冬节又来临,屋角梅花弄晓晴。笑它鲁史谩书云。
风号天籁怒,雷引雨声长。但喜书帷润,那知酒斚凉。夜光宜月露,霁色醒松篁。通介从流俗,徐公自有常。
一自为农去国赊,九天无路献忠嘉。不争老杜广文饭,且共仰山鶖子茶。字画故家元佑脚,篇章时样鄂州花。它山待刻钟楼作,震撼烟霞十万家。
琉璃枝上琼花*。蓓蕾间成玛瑙。乌玉叶儿偏好。四件谁能讨。静中认得真家宝。艳彩诚非草草。唯有个人知道。共得归蓬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