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桥西车成尘,北风刮地眯行人。
篱落枯桃三五树,不应此地可逃秦。
陆文圭(一二五○~一三三四),字子方,江阴(今属江苏)人。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膺乡荐,时年十八。宋亡隠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四年(一三一七)再中乡举,朝廷数度徵召,以老疾不应。卒年八十五。有《墙东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仍辑爲二十卷。清光绪《江阴县志》卷一六有传。 陆文圭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桃源县》是宋代诗人陆文圭的作品。诗中描绘了桃源县的景象,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一种逃避尘世纷扰的理想境地。
诗词的中文译文:
桃源县的张家桥西尘土飞扬,北风刮得行人眯起双眼。
篱笆围起的枯桃树,只有三五棵,却无法逃避秦朝的统治。
诗意和赏析:
《桃源县》是一首表达对现实世界的厌倦和对理想乡土的向往之作。诗中的桃源县象征着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一个可以远离尘嚣和权谋的地方。张家桥西的尘土和北风刮人眯眼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现实世界的繁忙和喧嚣,给人一种压抑和不安的感觉。
篱笆围起的枯桃树,只有三五棵,象征着桃源县的贫瘠和荒凉,也反映了现实世界对理想境地的限制和压迫。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之地的向往。
整首诗简洁明了,用寥寥数语描绘出了达到理想境地的困难和现实社会的压迫。通过诗人对桃源县的描绘,给人以一种追求宁静和自由的思考,呼唤着一个理想国的存在。
《桃源县》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于远离尘嚣的向往和对理想境地的憧憬。这首诗通过对现实世界和理想境地的对比,引发人们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和对内心追求的反思。
猗猗元自直,落落不须扶。密节风吹展,清阴月共铺。丛长傲霜雪,根瘦耻泥涂。更种愁无地,应须煎碧芦。
诸佛降生,鼻直眼横。打与狗吃,据令而行。汉通正法眼,日午打三更。
不知何世界,有处似南朝。石路无人扫,松门被火烧。断幡犹挂刹,故板尚支桥。数卷残经在,多年字欲销。
针劄不入婆须密,正念何劳多气力。往劫亲献如来座,襄王国裹逢知识。
烂然铁画间钩银,越薄苏膏挥洒频。谁与钟王传妙诀,我知颜柳是前身。大书燕喜娱亲扁,俯念乌慈反哺仁。因甚衡茅光彻夜,烛围十丈许分邻。
颍上风烟天地回,颍亭孤赏亦悠哉。春风碧水双鸥静,落日青山万马来。胜概消沉几今昔?中年登览足悲哀。远游拟续骚人赋,所惜忽忽无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