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藤复采藤,日夕费斤斧。
制为身上蓑,人古衣亦古。
借问制者谁,白沙乃蓑祖。
冉冉绿蓑衣,萧萧白沙渚。
披蓑向江水,顾影还独语。
爱此勿轻捐,春江正多雨。
《藤蓑次陈公甫韵》是明代李东阳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藤蓑为主题,描绘了制作藤蓑的过程和藤蓑的特点,表达了对古人智慧和传统文化的敬仰和赞美,并以此寄托了作者对自己创作的坚持和对未来的期望。
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述了采集藤蔓的辛劳和制作藤蓑的过程。通过费时费力的劳作,藤蔓被制成了一件身上的蓑衣,蓑衣看似朴素,却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文化。诗人借问制作这蓑衣的人是谁,得知白沙即是蓑衣的创始地。接着,诗人形容自己穿着绿色的蓑衣,在白沙渚上徜徉。他披挂蓑衣,面对江水,不禁自语,与自己的倒影对话。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件蓑衣的喜爱,并寓意着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这首诗词以简单朴素的语言展现了一种对古人智慧和传统文化的敬仰和追求。藤蓑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衣物,代表着古人的智慧和劳动成果,同时也象征着对过去的怀念和传统文化的珍视。诗中的蓑衣被赋予了深刻的象征意义,它不仅是一件实用的衣物,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对过去的致敬。诗人通过描写蓑衣在江水边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这件蓑衣的深深喜爱,并寄托了自己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生活困难的坚持。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古人智慧和传统文化的敬仰与追求。同时,诗人以藤蓑和制作蓑衣的过程为象征,寄托了对自己创作的坚持和对未来的期望。整首诗意味深长,表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传统价值的重视和传承。
往年曾约郁金床,半夜潜身入洞房。怀里不知金钿落,暗中唯觉绣鞋香。此时欲别魂俱断,自后相逢眼更狂。光景旋消惆怅在,一生赢得是凄凉。
州青县白浙河濆,饱向苍龙阙下闻。鼓角自严寒海月,旌旗不动湿江云。风骚处处文章主,井邑家家父母君。长恐抱辕留不住,九天鸳鹭待成群。
风涛晚未止,鼓枻欲何之。穉齿便相识,摹上成别离。水香浮浦树,月露满江蓠。明日空凝伫,茫茫无处期。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我思洞庭橘,赤金三寸圆。磊落火齐珠,缀树团紫烟。病肺燥不治,嘘吐气欲然。玉醴埋九地,凿井不得泉。我欲涉洞庭,采橘秋云边。骇浪破我舟,蛟龙怒腾骞。安得万里风,吹落堕我前。
羡君耽读书,日夜论今古。虽复在家人,不见释手处。意求五车尽,未惜双目苦。蓬莱倚霄汉,简册充栋宇。学成擅囷仓,笔落走风雨。破笼闭野鹤,短草藏文虎。鬓须忽半白,儿女无复乳。知君不能荐,愧我终何补。偶来相就谈,日落久未去。归鞍得新诗,佳句烂如组。古风弃雕琢,遗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