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竹依奇石,流清照古梅。
那知道傍舍,遽绝眼中埃。
肯惮巾冲雨,深防屐破苔。
病来无脚力,一为上崔嵬。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题白龙洞三首》是宋代赵蕃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瘦竹依奇石,流清照古梅。
这里的瘦竹紧贴在奇石旁,清澈的溪水照映着古老的梅花。
那知道傍舍,遽绝眼中埃。
我不知道旁边有什么人,突然间眼前的尘埃消失了。
肯惮巾冲雨,深防屐破苔。
我毫不在乎巾上的雨水,深深地担心鞋子磨破了苔藓。
病来无脚力,一为上崔嵬。
身体虚弱,脚步无力,但仍然努力向着高山攀登。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而幽美的景象。瘦竹依靠在奇石旁边,溪水清澈见底,照映着古老的梅花。诗人感慨于周围环境的美丽,但也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身体的无力。尽管身体不适,他仍然坚持攀登高山,追求更高的境界。
赏析:
赵蕃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静谧的自然景观。瘦竹和奇石相互依托,流水清澈,古梅花映衬其间,展现出一幅优美的画面。然而,诗中透露出的孤独和无力感,以及对身体状况的担忧,给整个诗篇增添了一丝忧伤和沉重。尽管如此,诗人的意志坚定不移,他不畏雨水浸湿巾带,却深深担心鞋子磨损。这种对身体不适的描写,与表达追求高峰的决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同时也体现了他不屈不挠的精神追求,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篱畔霜前偶得存,苦教迟晚避兰荪。能销造化几多力,不受阳和一点恩。生处岂容依玉砌,要时还许上金樽。陶公没后无知己,露滴幽丛见泪痕。
一种孤荄,四出清芬,半秋始花。只些儿肌骨,才逾一芥,许多韵度,迥压群葩。得雨相催,随风所到,较七里山樊尤远些。纷纷辈,笑渠侬桃李,徒竞春华。试容老子婆娑。恍身在广寒仙子家。任殷勤唤酒,恣从君赏,徘徊待月,剩向人夸。我有家林,旧栽岩壑,得归去相延方是佳。姑先
清冽渊渊一窦圆,每来尝为试茶煎。又新水鉴全然误,第作人间十八泉。
经时不饮酒,廪薄人口众。人闲多是非,不敢盗邻瓮。二公洛阳日,想见饮屡痛。行求放湖海,种秫代官俸。
台君少年时,盛气不可盖。冀北驹堕地,过都如历块。未说两石弓,谈诗亦坚对。十年忧患绕,玄螭伏浅濑。宝剑夜韬光,苍鹰秋折翅。飘风讵终朝,否极理则泰。秋高气益肃,匹马指绝塞。酒阑奋袂起,晓色风雨晦。关头飞将军,久矣侧度待。解鞍握手语,意合琥珀芥。去去未可知,建侯
年来事事与心违,墨绶尘劳莫我知,慷慨归田虽有赋,殷勤喜雨漫赓诗。谁怜饭颗山头瘦,却想松江水面肥。一笑桑榆收已暮,向来膏润太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