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题笔架山积翠楼》

万顷平田指掌间,松梢直上与檐干。
云粘暮色月华湿,树颤秋声天籁寒。
窗外好山千翡翠,屋头修竹万琅玕。
楼中啸罢玉龙去,浩荡天风生羽翰。

作者介绍

白玉蟾(一一九四~?),本名葛长庚,因继雷州白氏爲后,改今名。字白叟、以閲、衆甫,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蠙菴、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于琼山(今属海南)。师事陈楠学道,遍歷名山。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二一)。全真教尊爲南五祖之一。有《海琼集》、《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等,由其徒彭耜合纂爲《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四十卷。事见本集卷首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 白玉蟾诗,以明正统?仙重编《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续集二卷爲底本。校以影印《道藏》本《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简称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明万历蓝格钞《海琼白真人文集》(简称明钞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刘双松安正堂刊《新刻琼琯白先生集》(简称刘本),清干隆刊《宋海琼白真人诗文全集》(简称干隆本)。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爲一卷。

作品评述

《题笔架山积翠楼》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白玉蟾。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万顷平田指掌间,
松梢直上与檐干。
云粘暮色月华湿,
树颤秋声天籁寒。
窗外好山千翡翠,
屋头修竹万琅玕。
楼中啸罢玉龙去,
浩荡天风生羽翰。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伟壮丽的自然景观。诗人以笔架山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山水之美和自然的奇妙之处。诗中展现了大自然的瑰丽景色和壮丽景观,以及其中蕴含的神秘和诗意。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描绘山水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景的沉醉。以下是对每个句子的解析:

1. "万顷平田指掌间":这句描述了广阔的平原景色,以及作者所处的位置,似乎是站在高楼之上,俯视着无边的平原。

2. "松梢直上与檐干":这句表现了参天的松树,它们的枝干直直地向上伸展,甚至触及到房檐。

3. "云粘暮色月华湿":这句描述了夜晚的云雾,它们似乎沾湿了月光,使得月华变得朦胧而美丽。

4. "树颤秋声天籁寒":这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树叶因秋风而颤抖,发出一种凉爽的声音,给人一种幽寒的感觉。

5. "窗外好山千翡翠":这句表现了窗外的山峦,它们如同翡翠一般绿意盎然,美不胜收。

6. "屋头修竹万琅玕":这句描述了屋顶上修剪整齐的竹子,宛如万千珍宝一般闪耀着光芒。

7. "楼中啸罢玉龙去":这句描绘了在楼中吟唱的玉龙,啸声久久回荡,然后消失不见。

8. "浩荡天风生羽翰":最后一句表达了在浩荡的天风中,羽毛翩翩而起,给人一种豪放和自由的感觉。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主题,通过丰富的形象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诗人的情感,同时也可以联想到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引发对自然的思考和体验。

  • 《原壤歌》

    貍首之斑然。执女手之卷然。

  • 《江汉》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病欲疏 一作: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 《山路见花》

    晓红初拆露香新,独立空山冷笑人。春意自知无主惜,恣风吹逐马蹄尘。

  • 《冷泉亭》

    老木碧毵毵,幽亭著两三。山飞不到地,空处遂为岩。古塔开苍藓,清泉滴暮岚。游人莫来此,渠正试春衫。

  • 《偈颂十四首》

    无上在涅槃,圆明常寂照。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诸求一乘入,目以为无作。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妄立虚假名,可为真实义。唯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以在五蕴法,及以蕴中我。外现众色像,一一音声相。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常应诸根用,而不

  • 《夜坐中庭》

    萧散坐中庭,三更月未生。溯风凉醉颊,汲井濯尘缨。草露沾衣冷,天河隔树明。裴回不能睡,鼓角下高城。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