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邑驱驰阅四旬,尽空囹圄报吾君。
僧窗渐觉猿吟远,城市嚣尘自此分。
李洪(一一二九~?),字可大(《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一),扬州(今属江苏)人。正民子。宋室南渡后侨寓海盐、湖州。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一一五五),官监盐官县税。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永嘉监仓。未几,奉召入临安任京职,官终知藤州。有《芸庵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五卷。事见宋陈贵谦《芸庵类稿序》及本集诗文。 李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题崇福院壁》是宋代诗人李洪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十个城邑奔驰了四十天,归来却只能面对空空的牢狱,向君主报告。僧人坐在窗前,渐渐听到猿猴的远吟,此时城市的喧嚣与尘埃渐行渐远。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李洪在囹圄中的遭遇和内心的感悟。诗人在被困的牢狱中度过了四十天,最终回到故乡,却只能面对空荡的囹圄,向君主禀报。然而,他的心境却逐渐超越了尘世的纷扰,坐在窗前,聆听着猿猴的远吟声,感受到了一种宁静与超然的境界。城市的喧嚣与尘埃在此刻渐行渐远,诗人的心灵得以解放。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在囹圄中的遭遇和他内心的转变。诗中的城邑驱驰和空囹圄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身世的沉浮和生活的无奈。但是,诗人并没有陷入绝望和苦闷之中,而是通过对自然声音的感知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达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地。他用崇福院的僧窗和猿吟远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和超越物质世界的追求。整首诗词既有对现实的揭示,又有对内心的寻求,展现出诗人坚韧不拔、豁达开放的心态。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清晰地展示了诗人在囹圄中的遭遇和他内心的转变,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追求与宁静的境地。它让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以及在困厄之中如何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
忆昨东园桃李红碧枝。与君此时初别离。金瓶落井无消息。令人行叹复坐思。坐思行叹成楚越。春风玉颜畏销歇。碧窗纷纷下落花。青楼寂寂空明月。两不见。但相思。空留锦字表心素。至今缄愁不忍窥。
远水犹归壑,征人合忆乡。泣多盈袖血,吟苦满头霜。楚国连天浪,衡门到海荒。何当生燕羽,时得近雕梁。
谁扰奚山众,焚林兽已穷。徙薪能远虑,下濑得深攻。南峤肩随息,中朝论愈公。但知分谤喜,宁肯自论功。
芦沟河上度旃车。行路看宫娃。古殿吴时花草,奚琴塞外风沙。天荒地老,池台何处,罗绮谁家。梦里数行灯火,皇州依旧繁华。
昨日离城市,白云空往还。松风清耳目,端的胜人间。
官闲无事只深禅,斋戒何曾废客烟。总是老夫贪佛日,未妨天眼识公年。江湖满意藏诗笥,鸥鸟无心傍客船。参井黄昏云雾里,光明犹有一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