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题从侄成绪西林精舍书斋》

栖身齿多暮,息心君独少。
慕谢始精文,依僧欲观妙。
冽泉前阶注,清池北窗照。
果药杂芬敷,松筠疏蒨峭。
屡跻幽人境,每肆芳辰眺。
采栗玄猿窟,撷芝丹林峤。
纻衣岂寒御,蔬食非饥疗。
虽甘巷北单,岂塞青紫耀。
郡有优贤榻,朝编贡士诏。
欲同朱轮载,勿惮移文诮。

作者介绍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明皇,晚更折节读书。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十四年,自鄠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久之,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埽地而坐,唯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客,与之酬倡。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明皇,晚更折节读书。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十四年,自鄠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久之,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扫地而坐,唯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客,与之酬倡。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生开元二十五年。少以三卫郎事明皇。干元间为太学生,始折节读书。永泰中为洛阳丞。大历间歷仕京兆府功曹参军。十四年,自鄠县令制除栎阳令,公疾辞不就。建中中拜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约卒于贞元九年。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题从侄成绪西林精舍书斋》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以丰富的意象和精致的描写,描绘了侄孙成绪在西林精舍书斋的生活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住在这书斋中,
暮岁多齿长,
心安宁,居无他,
只有先生一个。
唯有谢安与我像,
用文词写得精湛。
在僧侣中一同修行,
欲看到奇妙的景象。
清澈的泉水流在前,
幽静的池塘映窗外。
满地果树和草药的芬芳,
松树和竹子疏密有致。
常常闲逛在山林的深处,
眺望着芬芳的时光。
去采摘栗子和黑猩猩窝,
去摘取神奇的丹药。
穿着粗布衣服并不觉得寒冷,
吃素食并非因为饥饿。
虽然住在巷道的北侧,
却能感受到清新的气息。
郡中有一张优贤的床榻,
朝官编纂的士子诏书。
想要乘坐朱轮的游人,
不要害怕移动文章的讥讽。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韦应物的从侄子成绪在西林精舍的念书生活。诗中通过丰富多样的意象描写,展示了西林精舍的宁静和秀丽的环境,以及诗人侄子的清贫而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人向读者传递了对于清净自然环境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精神追求的渴望和对于文学艺术的钦佩。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充满着乐观、豪迈和向上的情感,展示了一种恬静而正直的生活态度。

  • 《次韵答刘泾》

    吟诗莫作秋虫声,天公怪汝钩物情,使汝未老华发生。芝兰得雨蔚青青,何用自燔以出馨。细书千纸杂真行,新音百变口如莺。异议蜂起弟子争,舌翻涛澜卷齐城。万卷堆胸兀相撑,以病为乐子未惊。我有至味非煎烹,是中之乐吁难名。绿槐如山暗广庭,飞虫绕耳细而清。败席展转卧看经,

  • 《石千里来自崑山陈阔未几倏尔言别辄成诗少舒》

    乌鹊巢空坛,鸾凤伏荆杞。怀抱发永叹,感深念君子。斯人在空谷,弗御纨与绮。松柏培不荣,芝兰种不起。浩浩岁月移,日暮雪霜底。物理固非常,循环有终始。但保千金躯,清尊倾绿蚁。

  • 《瑞鹤仙(秋思)》

    风传秋信至。颤叶叶庭梧,飘零阶砌。年华迅流水。况荣枯翻手,存亡弹指。谁编故纸。论古往、英雄斗智。在当时、唤做功名,到此尽成闲气。芏为行客,死乃归人,世同驿邸。十步九计。空捞攘,谩儿戏。忍都将、有限光阴萦绊,趁逐无穷天地。我真须、跳出樊笼,做个俏底。

  • 《咏霍将军北伐》

    拥旄为汉将,汗马出长城。长城地势险,万里与云平。凉秋八九月,虏骑入幽并。飞狐白日晚,瀚海愁云生。羽书时断绝,刁斗昼夜惊。乘墉挥宝剑,蔽日引高旍。云屯七萃士,鱼丽六郡兵。胡笳关下思,羌笛陇头鸣。骨都先自詟,日逐次亡精。玉门罢斥候,甲第始修营。位登万庾积,功立

  • 《寄献润州赵舍人》

    南徐城古树苍苍,衙府楼台尽枕江。甘露钟声清醉榻,海门山色滴吟窗。直庐久负题红药,出镇何妨拥碧幢。闻说秋来自高尚,道装筇竹鹤成双。

  • 《偈颂十七首》

    或隐或显,有亏有盈。为天上无私鉴,实人间照夜之灯。寻常多是论三五,惟有今宵分外明。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