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刹看非远,祗园入始深。
龙蟠松矫矫,玉立竹森森。
怪石千僧坐,灵池一剑沉。
海当亭两面,山在寺中心。
酒熟凭花劝,诗成倩鸟吟。
寄言轩冕客,此地好抽簪。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题东虎丘寺六韵》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香寺看来并不遥远,只有进入祗园才能感受其深远。
龙蟠松树挺拔高耸,玉立竹林郁郁葱葱。
奇石上坐着千僧,灵池中沉着一柄剑。
海亭在寺庙中央,山峰就在寺的中心。
酒已熟,凭花劝你品鉴,诗已成,倩鸟在吟唱。
寄语给身着华贵服饰的贵宾们,这个地方很适合你们佩戴簪子。
诗意: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东虎丘寺的景色和氛围。诗人通过对寺庙的描写,展现了寺庙内外的美景和寺庙的神秘氛围。他描述了寺庙内外的自然景观,如高耸的松树、郁郁葱葱的竹林、奇石上坐着的僧人,以及寺庙中央的海亭和山峰。诗人还提到了酒已熟和诗已成,暗示了他对这个地方的赞美和静思之情。最后,他以寄语的方式向身着华贵服饰的贵宾们表示,这个地方非常适合他们佩戴簪子,表达了对他们的邀请和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东虎丘寺的美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寺庙的赞美和向往之情。诗中使用了许多意象描写,如龙蟠松矫矫、玉立竹森森等,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印象。诗人还通过描述寺庙的位置和布局,展示了寺庙作为一座宗教场所的庄严和神秘感。最后的寄语给贵宾,展现了诗人对寺庙壮丽景色的向往,并以簪子作为象征,表达了他对华贵生活的向往和推崇。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东虎丘寺的景色和情感,通过诗人细腻的观察和表达,使读者产生对寺庙美景的共鸣和向往之情。
抱石情虽久,为霖意若何。天心如见用,风力不消多。冷湿朝仙洞,寒迷宿岛窠。飞扬终得路,曾入汉皇歌。
好竹逾千个,数茎忽发生。月明连理影,风细合欢声。矫矫双鸳举,悠悠两凤鸣。只应三昧手,彩笔画难成。
四顾山河归一统,明君文德似唐尧。幽燕地阔干戈息,吴楚春深雨露饶。中古衣冠存旧制,南来律令有新条。腐儒击壤茅檐下,为拟讴歌答圣朝。
旧有潢污泊,今为白水塘。笙歌闻四面,楼阁在中央。春变烟波色,晴添树木光。龙泉信为美,莫忘午桥庄。
战武牢,动河朔。逆之助,图掎角。怒鷇麛,抗乔岳。翘萌牙,傲霜雹。王谋内定,申掌握。铺施芟夷,二主缚。惮华戎,廓封略。命之vG,卑以斫。归有德,唯先觉。
初说有空人尽执,未明理事虚劳力。念来年久转迷情,心不负人徒面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