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题东堂竹》

种来三世远,一片绿猗猗。
节直清自见,心虚高不知。
宁求千亩富,足与七贤期。
要得龙孙茂,封培无已时。

作品评述

《题东堂竹》是宋代诗人陈著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种来三世远,
一片绿猗猗。
节直清自见,
心虚高不知。
宁求千亩富,
足与七贤期。
要得龙孙茂,
封培无已时。

诗意:
这竹子是从三代以前种植的,茂盛的绿叶形成了一片浓密的景象。竹节笔直,清晰可见,表现出竹的正直和纯洁;而竹子内部的空虚,高处的孤傲则使其不知道自己的价值。诗人宁愿追求拥有千亩富饶的田地,与传说中的七贤一样富足。他希望这些竹子能够茂盛得像龙一样,生长不止,永不停歇。

赏析:
《题东堂竹》通过描绘竹子的形态和表现出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追求。诗人以竹子为载体,抒发了对自身的思考和对人生的追求。

首先,诗中的竹子给人一种清新、纯洁的感觉。竹子笔直挺拔,清澈透明,象征着诗人对真理和道德的追求。竹节的清晰可见,则意味着诗人心灵的坦荡和清晰,不受外界杂念的干扰。

其次,诗中的竹子也呈现出一种内心的空虚和高远。诗人用“心虚高不知”形容竹子,表达了自身内心的虚无和超然。这种态度可以被视为一种追求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追求。他宁愿拥有广阔的田地,与传说中的七贤一样富足,但这并非他唯一的追求。他更希望竹子能够茂盛得像龙一样,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不灭。

总的来说,《题东堂竹》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纯洁、高远和富足的追求。这首诗词既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好,又反映了人类内心的追求和思索,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 《数日寒顿减颇有春意感怀赋短歌》

    微阴寒不力,破腊春暗动。林梢报梅白,水际闻鸟哢。羁鸿渐整翮,一一劳目送。应怜飞蓬客,犹作浣花梦。平生江淮间,裘马事豪纵。岂知老畏死,斋钵受蔬供。忍馋每自笑,小饮未敢痛。何以慰寂寥,卧听压春瓮。

  • 《琴曲歌辞·湘妃列女操》

    有虞夫人哭虞后,淑女何事又伤离。竹上泪迹生不尽,寄哀云和五十丝。云和经奏钧天曲,乍听宝琴遥嗣续。三湘测测流急绿,秋夜露寒蜀帝飞。枫林月斜楚臣宿,更疑川宫日黄昏。暗携女手殷勤言,环佩玲珑有无间。终疑既远双悄悄,苍梧旧云岂难召,老猿心寒不可啸。目眄眄兮意蹉跎,

  • 《龙金庵次黄山中》

    清风明月逐时新,天付幽人直万金。和得诗成无个事,来时可惜不携琴。

  • 《登城》

    簿领无时了,登临亦快哉。楼危压城起,硖迮束江来。病瘴抛书帙,思乡泥酒杯。天寒水尽落,灩澦已崔嵬。

  • 《十五夜月》

    明月炤沧海,清辉盈此时。似规流素魄,持粉俪新姿。波泻沦河影,榆寒露鹊枝。与君同万里,无那独含思。

  • 《移居胜果寺》

    江上但知山色好,峰回始见寺门开。半空虚阁有云住,六月深松无暑来。病肺正思移枕簟,洗心兼得远尘埃。富春只尺烟涛外,时倚层霞望钓台。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