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将归骑逐东风,家在岷峨第几峰。
应是故山猿鹤啸,主人归得已龙钟。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题冯园三首》
中文译文:
已将归骑逐东风,
家在岷峨第几峰。
应是故山猿鹤啸,
主人归得已龙钟。
诗意:
这是宋代李新所作的《题冯园三首》。诗中描绘了一个归乡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已经跟随东风回到了故乡,他的住处位于岷峨山脉的哪一座峰上,具体并未说明。然而,他感受到了故山的美妙景色,仿佛听到山间猿猴和鹤鸣的声音,这是家乡的独特音符。而与此同时,诗人也意识到,他的家主人已经回来了,因为从远处传来了敲打龙钟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意境深远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归骑逐东风,意味着诗人已经顺利地回到了家乡,而东风则象征着春天和希望。岷峨山脉是一座雄伟壮丽的山脉,诗人将家所在的峰与其它峰相比并未具体指明,这使得读者可以自由地在想象中描绘家乡的美景。猿鹤的啸鸣声给人一种山野自然的感觉,也暗示了诗人家乡的宁静与自由。而龙钟的声音表明主人已经归来,揭示了诗人家中的喜庆与祥和。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意象的交融展示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和渴望。通过诗人的感知和表达,读者可以感受到家乡的美景、自然的和谐,并体会到归乡的喜悦和家人团聚的幸福。这首诗以深情而朴实的笔触,勾勒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带给人们一种温暖和共鸣。
征衣浪自染京尘,骨相终寒不是清。大似有缘乘下泽,多应无分直承明。
偶献子虚登上第,却吟招隐忆中林。春萝秋桂莫惆怅,纵有浮名不系心。
平常行一步,却不堕平常。尽道脚长短,谁知脚短长。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瓶钵绕禅衣,连宵宿翠微。树开巴水远,山晓蜀星稀。识遍中朝贵,多谙外学非。何当一传付,道侣愿知归。
铜壶滴漏初昼,高阁鸡鸣半空。催启五门金锁,犹垂三殿帘栊。阶前御柳摇绿,仗下宫花散红。鸳瓦数行晓日,鸾旗百尺春风。侍臣踏舞重拜,圣寿南山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