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后新篱接短墙,枯荷衰柳小池塘。
倦游对此忘行路,徙倚轩窗看夕阳。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题谷熟驿舍二首一》是晁补之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驿后新篱接短墙,
枯荷衰柳小池塘。
倦游对此忘行路,
徙倚轩窗看夕阳。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驿站后面的景色。新建的篱笆与矮墙相连,枯萎的荷花和凋谢的柳树环绕着一个小池塘。疲惫的旅行者面对这一景象,忘记了前方的旅途,靠在轩窗旁欣赏夕阳。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展示了一种宁静和宜人的田园景象。驿舍后的新篱与短墙相连,形成一个小小的庭院,而其中的枯荷和衰柳则暗示了季节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这里的池塘虽然不大,但通过对细节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其中的宁静和静谧之美。
诗中的"倦游对此忘行路"表达了旅行者在面对这样美景时忘记了自己的旅途,陶醉在眼前的景色之中。"徙倚轩窗看夕阳"则展示了旅行者在驿舍的轩窗旁靠着,欣赏夕阳的景色。这种安逸和宁静的氛围给人一种放松和舒适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一种返璞归真的意境,诗人将疲惫的旅途与美丽的景色相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蕴含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性的思考,给人以深思的空间。
深深院。夜雨过,帘栊高卷。正满槛、海棠开欲半。仍朵朵、红深红浅。遥认三千宫女面。匀点点、胭脂未遍。更微带、春醪宿醉,袅娜香肌娇艳。日暖。芳心暗吐,含羞轻颤。笑繁杏夭桃争烂漫。爱容易、出墙临岸。子美当年游蜀苑。又岂是、无心眷恋。都只为、天然体态,难把诗工裁翦
不到田家又夏初,试从野老访耕锄。稻畦高下水皆足,天意雨晴时自如。学稼我犹慙孔子,问津君且向长沮。宦游何似团栾好,更念怀归畏简书。
金根载耜赴斋宫,晓日东郊望六龙。肯为三推便回辇,直须终亩劝耕农。
舜卿墓表屹东禅,却恐如今不得全。崇胜山中一堆土,故应汝骨尚依然。
令月吉日。王始加元服。去王幼志服袞职。钦若昊天。六合是式。率尔祖考。永永无极。
独起无人见,长河夜泛时。平芜疑自动,落月似相随。楚外离空早,关西去已迟。渔歌闻不绝,却轸洞庭思。